具有二次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和应用.pdf
2007 年 7 月 第 15 卷 第 7 期 工业催化 INDUSTR IAL CATALYSIS July 2007 Vol. 15 No. 7 综述与展望 具有二次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王全义 1, 2 1 ,李丹东 ,齐 2 1 越 ,曹祖宾 ,刘中民 2 ( 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 辽宁 抚顺 131001;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应用催化研究室 , 辽宁 大连 116023 ) 摘 要 : 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筛二次介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展 。以不同手段在现有分子筛的基础 上制备二次介孔 ,是目前常用微孔 - 介孔复合孔结构分子筛材料的制备方法 。制备方法可分为高 温热处理 、 水蒸汽热处理 、 碱处理 、 酸处理 、 化学试剂处理和二次合成等 。二次介孔的应用以工业催 化领域为重点 ,详细介绍了在裂化反应 、 芳构化反应 、 异构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二次介 孔的出现促进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和分子筛的容碳能力 ,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而保留的分子筛的 微孔结构仍具有很好的择形性能 。 关键词 : 沸石 ; 分子筛 ; 微孔 ; 二次介孔 中图分类号 : TQ424. 25; TQ426. 94 文章编号 : 1008 21143 ( 2007 ) 07 20010 207 文献标识码 : A Advances in prepara tion and applica tion of zeolites w ith secondary m esopores 1, 2 WAN G Q uany i 1 1 1 2 , L I D andong , Q I Yue , CAO Z ubin , L IU Z hongm in ( 1. School of Petroleum and Chem ical Technology, L iaon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Chem ical Technology, Fushun 131001, L iaoning, China; 2. Laboratory of App lied Catalysis,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 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 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 L iaoning, China ) Abstract: The app roaches for generation of secondary mesopores in zeolite crystals and app lication of zeo lites w ith secondary mesopores were reviewed. Generation of secondary mesopores in situ in zeolite crystals is the most frequently adop ted way for p reparation of zeolites w ith both m icropo res and m esopores, which may be classified as high temperature, steam ing, alkaline leaching, acid leaching, chem ical treat2 m ent and secondary synthesis. App lication of the zeolites w ith secondary m esopores as the catalysts for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 FCC ) , arom atization, isomerization and alkylation was reviewed in detail. Exist2 ence of mesopores p romo tes diffusion of molecules of the reactants and p roducts and enhances the toler2 ance to carbonaceous deposits, while the co 2existing m icropores have good shape 2selective p roperties. Key words: zeolite; molecular sieve; m icropore; secondary m esopore CLC num ber: TQ424. 25; TQ426. 94 D ocum en t code: A Article ID : 100821143 ( 2007) 0720010207 β和 MOR 等 , 微孔沸石分子筛 ,如 ZSM - 5、Y、 石化产业原料中重油组分所占比例的逐步增大 , 对 具有均匀发达的微孔结构 、 适宜的酸性以及良好的 催化剂的大分子催化转化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水热稳定性 ,成为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重要的催化 传统的微孔分子筛有限的孔径尺寸限制了较大分子 剂 [1] 。近年来 ,随着石油资源消耗量的日益增加和 进入其孔道 , 不利于较大的烃类分子进行反应 ; 同 收稿日期 : 2007 - 01 - 09; 修回日期 : 2007 - 07 - 05 作者简介 : 王全义 , 1980年生 , 男 , 河南省周口市人 , 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沸石分子筛的合成、 修饰、 表征及相关催化研究。 通讯联系人 : 曹祖宾 。E2mail: caozubin@ tom. com; 刘中民 。E 2mail: zm l@ dicp. ac. cn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7 年第 7 期 王全义等 : 具有二次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11 时 ,其孔腔内形成的大分子产物不能快速逸出 ,导致 该材料的结构特征强烈依赖于热处理条件 , 即热处 结焦和副反应的发生 , 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沸石分 理温度和时间 ; 热处理对 ZSM - 5 的结晶度没有造 子筛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展 [2] 。 成太大影响 。热处理过程中孔结构变化比较复杂 , 20 世纪 90 年代 ,美孚公司成功研制了以 MCM [3 - 4] 41 为代表的 M41S 系列介孔分子筛 。这些新颖 可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 , 一部分微孔扩大 , 随着 时间的延长 ,逐渐发展成介孔 ; 第二阶段 , 在第一阶 , 表现在具 段形成的某些介孔逐渐收缩 。微孔和介孔孔容的比 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大且均匀单一的孔径 , 对于 例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改变热处理条件来控制 。对 的介孔材料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能 [ 2 - 3, 5 ] 。 于 n ( Si) ∶ n (A l) = 50 的 ZSM - 5 分子筛 ,高温处理试 : 一是 样和原始试样的 BJH 孔径分布曲线表明 ,在 4. 0 nm 酸性较弱 ,不能提供较高的反应活性 ; 二是此类材料 附近的介孔来源于母体材料 ,约 2. 2 nm 的介孔是经 的孔壁处于无定形状态 , 其水热稳定性较低 。为了 热处理后产生 ,后者占优势 ,且孔径分布很窄 。该研 提高介孔材料的水热稳定性 ,采用在合成 MCM - 41 究提供了一种制备微孔 - 介孔双模型孔分布的复合 重油等大分子的催化转化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这类介孔分子筛材料存在着自身的弱点 的过程中加入无机盐 [6] [2 - 3] 和加强后处理的方法 [2] [7 - 9] , 使用三嵌段共聚高分子模板剂合成厚壁介孔分子 筛 [5] 料 [ 10 ] ,使 用 中 性 表 面 活 性 剂 合 成 介 孔 分 子 筛 材 材料的简便方法 ,具有成本低 、 易控制和重复性好的 优点 。 1. 2 水蒸汽热处理 。这 水蒸汽热处理是一种分子筛改性的有效方法 , 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介孔材料的水热稳定 将水蒸汽引入到处理体系 ,增加了分子筛中 Si物种 性 ,但是其催化活性与传统的微孔沸石分子筛相比 , 和 A l物种的活动性能 , 使分子筛发生脱铝 、 重结晶 仍存在较大差距 。 和结构重排 ,进而改变分子筛的硅铝比 、 孔结构和酸 、 混合模板剂 [ 11 - 13 ] 和高温合成等方法 [ 14 ] 将传统分子筛与介孔材料的优势相结合的一种 有效方法是在现有分子筛的基础上制备具有二次介 孔的材料 ,即用一定手段在微孔分子筛上造出介孔 , 制备微孔 - 介孔复合孔材料 , 使其具有微孔和介孔 双模型孔分布 。结合介孔材料的孔道尺寸上的优势 与微孔分子筛的强酸性和高水热稳定性 , 使两种材 料优势互补 、 协同作用 [ 15 ] 。本文以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重点 ,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具有二次介孔的分 子筛材料的研究现状 。 的分子筛孔道结构和酸性修饰方法 。 早期的水蒸汽热处理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 Y 分子筛上 [ 20 - 22 ] , 处理温度一般在 650 ℃左右 , 分子 + 筛通常是 H 型或者 NH4 型 。文献 [ 23 ]已报道水热 处理 Y分子筛制备二次介孔的过程 ,当 Y分子筛与 水蒸汽接触时 , Si—O —A l发生水解 , 形成的非骨架 铝向表面迁移形成 —OH 空穴 ,进而形成二次介孔 。 硅原子向骨架迁移重排 , 改善沸石的结晶度 。提高 程度和二次介孔数量 [ 20 - 21 ] 。水热法处理 Y分子筛 产生的非骨架铝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 [ 16 ] 首次报道了对 ZSM - 5 分子筛 进行高温热处理可以制备具有微孔 - 介孔双孔分布 的 ZSM - 5 分子筛材料 。万克树等 等 。因而 ,对分子筛进行水蒸汽热处理成为常用 制备二次介孔虽然简单易行 , 但催化剂中水热处理 1. 1 高温热处理 [ 18 ] [ 19 ] 水蒸汽分压 、 处理温度和时间将增加沸石骨架脱铝 1 具有二次介孔的分子筛材料的制备 Zhang C M 等 性 [ 17 ] 和 Zhang C M 近年 来 , 对 ZSM - 5 β [ 30 - 31 ] [ 24 - 27 ] 、丝 光 沸 石 [ 28 - 29 ] 和 等分子筛进行水蒸汽热处理的研究报道日 趋增多 。吕仁庆等 [ 24 ] 将 HZSM - 5 分子筛置于石英 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 ZSM - 5 分 管的石英舟内 , 管式炉加热 , 分别在 673 K、773 K、 子筛孔结构的影响 。在空气气氛下 , 石英管式炉中 将 ZSM - 5 分子 筛在 ( 900 ~ 1 100 ) ℃加 热 处 理 873 K、973 K 和 1 073 K 通入 100 % 水蒸汽处理 ( 2 ~12 ) h, 然后自然冷却 ,得到具有微孔 - 介孔双 表明 , 在 673 K、773 K 和 873 K 下 , 水 热 处 理 的 模型孔分布的 ZSM - 5 分子筛 。这种材料在保留 HZSM - 5 分子筛的正己烷吸附量比没有经过水热 ZSM - 5 分子筛的部分微孔结构的同时 , 生成了一 处理的 HZSM - 5 分子筛大 ,低温水热处理对分子筛 些孔径分布狭窄的介孔 [ ( 2 ~4 ) nm ]。实验表明 , 表面有净化作用 ; 而较高温度的水热处理 , 脱铝严 4 h,即得水热改性的 HZSM - 5 分子筛 。实验结果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12 工业催化 重 ,造成正己烷吸附量相对减小 。 N2 吸附实验表 明 ,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 ,介孔孔容有增大的倾 [ 25 ] 向 。吕仁庆等 报道了在不同温度下 , 用含 10% NH3 的水蒸汽处理 HZSM - 5分子筛 [ n ( Si) ∶ n (A l) = 25 ]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 在碱性水热条件下 , 随 着处理温度的提高 , HZSM - 5 的结构未发生明显变 化 ; 样品的总酸量下降很快 , 但弱酸分布量相对提 高 ,而强酸分布量相对下降 ; 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微孔 孔容减小 ,二次孔和介孔孔容及外表面积有增大的 趋势 。由此可见 ,通过控制水蒸汽或者碱性 (酸性 ) 水蒸汽处理温度 , 可制得结晶度差别不大 、 酸量 、 强 酸和弱酸比例适中 、 小孔和中孔孔容比例适中的催 化剂 ,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调控分子筛的结构和 酸性的目的 。 1. 3 碱性溶液处理 有关分子筛的碱处理的文献报道不多 , 报道的 文献主要与清除分子筛中的无定型杂质和通过优先 溶解小的分子筛晶体和纯化大的分子筛晶体有关 。 [ 32 - 33 ] 虽然也有对分子筛进行碱处理的报道 ,但直至 [ 34 - 35 ] Ogura M 等 报道碱性溶液处理分子筛晶体可 以产生二次介孔 ,才引发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 。 [ 34 - 35 ] - 1 Ogura M 等 分 别 向 0. 05 mmo l · L 、 - 1 - 1 0. 10 mmo l·L 和 0. 20 mmo l·L 的 NaOH 溶液各 300 mL 中加入 4 g的 n ( SiO2 ) ∶n ( A l2 O3 ) = 39. 4 的 ZSM - 5 分子筛 ,处理不同时间后 , 对样品进行分析 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 碱处理可以在 ZSM - 5 上制 备出规整介孔 , 且没有改变 ZSM - 5 的微孔结构 。 [ 35 ] Ogura M 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介孔是由于分子筛 骨架上的硅物种被碱溶液选择性脱除而形成。 [ 36 ] - 1 SuzukiT等 则采用 0. 05 mmol ·L 的 NaOH , 不 同温度下 ,对 n ( Si) ∶n ( A l) = 37 的 ZSM - 5 分子筛 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表明 ,在该实验条件下 ,碱处理 可以增加 ZSM - 5 分子筛的总比表面积和外表面 积 ; 比表面积的增加是因为 ZSM - 5 分子筛在碱处 理后形成了孔径为 1. 8 nm 的孔道 ; 作者认为这种孔 的形成是由于 ZSM - 5 分子筛微晶间的无定型物质 被碱溶液溶解所致 。 [ 37, 44 ] Groen J C 等 首先指出 Ogura M 等工作中 的孔径分布图不科学 , 其介孔形成机制错误 , 之后 , 通过控制脱硅 , 制得具有中空结构的 ZSM - 5 分子 [ 42, 45 ] 筛 ; 在其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介孔形成机制 :在 碱处理脱硅造介孔过程中 , 分子筛上的铝起着孔导 向剂的作用 。可以看出 , 碱处理分子筛制备二次介 2007 年第 7 期 孔的造孔效果明显 , 但是二次介孔的形成机理还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 。 1. 4 酸性溶液处理 B arrer R M 等 [ 48 ] 于 1964 年首次报道了使 用 HC l溶液对斜发沸石进行酸处理可以从斜发沸石骨 架上脱除铝 。骨架铝的脱除程度和 HC l 溶液的浓 度直接相关 ,直至骨架上的铝全部脱除 ; 当骨架铝的 脱除程度达到 65%以上时 , 斜发沸石的相对结晶度 和水热稳定性开始有较大下降 。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 ,发现除了盐酸外 ,采用其 他的无机酸 (硝酸和硫酸等 ) 或者有机酸 (草酸 、 柠 檬酸和乙二酸等 ) 对微孔沸石分子筛进行酸处理也 可以造出二次介孔 ,但酸处理产生二次介孔的有效性 [ 28 - 29 ] 和所使用的分子筛有关。通常来说 ,对 MOR 和 [ 30 - 31 ] β 等分子筛直接进行酸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 结果 ,但所使用酸的种类往往会影响所产生的介孔 [ 28 ] 的结构和性能 。Lee K H 等 使用 HF和 HC l对不 同硅铝比的 MOR 分子筛进行处理 。实验结果表 明 ,酸处理后 , MOR 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均保持在 80%以上 ,且两种酸处理之后所产生的二次介孔孔 [ 49 ] 径都在 3. 7 nm 左右 。但由于 HF 既可以脱硅 ,又 可以脱铝 , HF处理过的 MOR 分子筛具有较低的硅 铝比 。硅铝比的改变是对分子筛进行酸处理的一个 重要问题 ,控制好酸处理前后分子筛的硅铝比和酸 性变化必将引起进一步深入研究 。 此外 , 在使用酸性溶液处理水蒸汽之后的微孔 沸石分子筛时 ,发现酸性溶液处理之后的样品往往 具有比单独使用水蒸汽热处理更大的介孔面积和介 [ 28 ] 孔孔容 。进一步研究证明 ,水蒸汽热处理后再进 行酸处理可以移走分子筛在水蒸汽热处理过程中所 产生的无定型非骨架物质 (多为铝物种 ) , 使得更多 的二次介孔的孔暴露出来 , 有效增大了分子筛介孔 面积和介孔孔容 ; 铝物种的脱除提高了分子筛的硅 [ 29, 31 ] 铝比 。 1. 5 化学试剂处理 使用化学试剂对分子筛进行处理也是在微孔分 子筛 上 造 二 次 介 孔 的 常 用 方 法 , SiC l4 、EDTA 和 (NH4 ) 2 SiF6 是常用的化学试剂 。 Triantafillidis C S [ 50 ] 等 采 用 ( NH4 ) 2 SiF6 、SiC l4 和 EDTA 分 别 对 NH4 NaY或 NaY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 (NH4 ) 2 SiF6 、 SiC l4 、EDTA 对 Y分子筛的处理都是进行的脱铝过 程 ,且脱铝过程中都伴随着骨架的坍塌和 EFA l (非 骨架铝 )的形成 。但脱铝速率和程度却因化学试剂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7 年第 7 期 王全义等 : 具有二次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13 不同而有差异 。使用 ( NH4 ) 2 SiF6 对 Y 分子筛进行 处理且脱铝程度较大时 , 会产生大量富硅的无定型 物质 ; 而脱铝程度较小的时候 ,则会产生大量的非骨 架铝 。使用 SiCl4 对 Y 分子筛进行处理时 , 通常产 生的是硅铝酸盐 。另外 ,化学试剂的浓度 、 处理时间 复合 Mo / ZSM - 5 上甲烷转化率和芳烃收率明显提 高 ,中孔的存在提高了容碳能力 ,使得甲烷在碱处理 后的 Mo / ZSM - 5 催化剂上芳构化活性和稳定性都 [ 47 ] 有所提高 。宋月芹等 同样采用碱处理的方法制 备了微孔 - 介孔复合 ZSM - 5 分子筛 , 并考察了丁 和处理温度也对二次介孔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 。像 EDTA 和 (NH4 ) 2 SiF6 ,由于络合铝的能力比较强 , 因 此 ,要控制它们脱铝的速率 , 使其小于硅迁移的速 率 ,否则易造成分子筛骨架塌陷 , 无法形成介孔 ; 但 在高温或者具有酸性物种的溶液处理时 , 往往又会 烯在该分子筛上的芳构化活性 。结果表明 , 缓和的 碱处理使得 HZSM - 5 分子筛催化剂上酸中心下降 , 从而减少了催化剂上的积炭量 , 芳构化稳定性有所 提高 ; 增加碱处理的苛刻度 ,分子筛的酸中心略有增 加 ,催化剂上的积炭量没有明显下降 ,反应性能却大 导致大孔生成 。 1. 6 合成二次介孔 先合成微孔分子筛 , 然后将微孔分子筛加入到 制备介孔材料的反应混合物中 , 实现微孔 - 介孔材 料的复合生长 ,也是常用的制备微孔 - 介孔复合孔 大提高 。L ietz G等 的研究结果表明 ,丙烷在具有 介孔的 ZSM - 5 分子筛上的芳构化活性增强 , 这种 活性的提高被认为是碱处理造成的非骨架铝和骨架 铝的协同作用 ,而其芳构化反应的稳定性增加被认 为是结焦反应被 ZSM - 5 中介孔抑制的结果 。 分子筛材料的一种方法 。根据两种材料的复合方 式 ,可分为二次模板合成 、 离子交换法 、 静电匹配法 、 微孔沸石硅源法和包埋法等 。文献 [ 51 - 52 ] 还综 述了合成方面的研究 。 2. 3 异构化反应 2 具有二次介孔的分子筛材料的应用 2. 1 裂化反应 流化催化裂化反应 ( FCC )是原油二次加工的重 要过程和炼油企业的核心技术 。近年来 , 随着原油 的重质和劣质化 ,富含介孔的 Y分子筛的优异性能 [ 2, 53 ] 显示出来 。 Corm a A 等 通过脱铝制备出一种具 有大量介孔 、 微孔孔道部分塌陷的 Y 分子筛 , 比较 该分子筛与原 Y 分子筛 (具有极少介孔 、 完整微孔 孔道 )的裂化结果 ,发现具有大量介孔和微孔孔道部 分塌陷的 Y分子筛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Ogura M [ 35 ] 等 使用碱处理制备了包含二次介孔的 ZSM - 5, 并对其异丙基苯裂化活性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 与不含介孔的 ZSM - 5 相比 ,含有介孔的 ZSM - 5 的 酸性没有太大改变 ,而裂化性能得到加强 ,活性提高 的原因被认为是介孔的产生促进了反应物分子的扩 [ 56 ] 烷烃异构化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有效手段 , 汽 油质量向无铅 、 低蒸气压 、 低芳烃 、 高辛烷值和高氧 含量方向发展 ,实现汽油的升级换代 ,生产出环境友 [ 57 ] 好的高辛 烷值 汽油 , 已 成 为 当 前 的 研 究 热 点 。 Van Donk 等 [ 58 ] 使用酸处理制备了含有介孔的 Pt/MOR分子筛催化剂 ,并对正己烷异构化反应在其 上的活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果表明 , 与不含介孔 的 Pt/MOR 分子筛相比 , 含有介孔的 Pt/MOR 分子 筛表现出更好的酸性 、 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 的研究证实 ,酸处理增加了 Pt/MOR 分子筛催化剂 的酸性 ,酸性的增加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而介孔的存 在则增加了分子筛的扩散能力和抗积炭能力 , 降低 了结焦 ,直接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 2. 4 烷基化反应 苯与 乙 烯 的 烷 基 化 反 应 是 生 产 乙 苯 (约 - 1 22 M t·a )的重要工业过程 ,乙苯也是目前工业生 [ 59 ] [ 60 ] 产苯乙烯的原料 。 Christensen C H 等 采用以 介孔碳作为模板合成出来的富含介孔的 ZSM - 5 分 子筛作为催化剂 , 考察了与传统 ZSM - 5 分子筛催 散和裂化反应的进行 。 2. 2 芳构化反应 甲烷脱氢芳构化反应是天然气直接制有机化工 原料的一个研究热点 , 而正在使用和研制开发的催 化剂多 是 以 HZSM - 5 及 其 金 属 改 性 催 化 剂 为 [ 54 - 55 ] [ 46 ] 主 。苏玲玲等 使用碱处理制备了中孔和微 化剂作用下的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性能 。实验结果 表明 ,在反应条件接近工业生产的条件下 ,富含介孔 的 ZSM - 5分 子 筛 的 催 化 活 性 和 选 择 性 比 传 统 ZSM - 5分子筛催化剂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乙苯的 选择性由苯的转化率决定 , 可以提高 5% ~10%左 右 。使用富含介孔的 ZSM - 5 分子筛时 , 介孔的存 孔共存的 ZSM - 5,并对其甲烷的无氧芳构化活性进 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适当的碱处理后 ,微孔 - 介孔 在提高了分子筛晶体间反应物分子的转移 , 进而促 进了反应的进行 ,提高了乙苯的选择性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工业催化 14 2007 年第 7 期 异丙苯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 是苯酚和丙酮的 生产原料 。苯与丙烯烷基化生产异丙苯通常是两 步 ,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深度脱铝的 、 具有高硅铝比 [ n ( Si) ∶ n (A l) = 78 和 54 ]的 MOR 沸石 。深度脱铝 的 MOR 沸石显现出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 是 变 ,而硅铝比的改变又和酸性的变化密切相关 , 因 此 ,有效调控分子筛的孔道结构和酸性必将引起进 一步地深入研究 。 因为酸脱铝造成了介孔 , 而 MOR 沸石的一维微孔 孔道可以通过介孔形成类似于二维或者三维的孔道 结构 。尽管深度脱铝改变了 MOR 沸石的孔道结 构 ,但是其择形催化性能仍然受 MOR 沸石 12 元环 [ 49 ] 微孔的限制 。 [ 1 ] Corma A. 2. 5 其他方面的应用 除了工业催化方面的应用外 , 微孔 - 介孔复合 分子筛在分析科学 、 环境科学 、 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 等领域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例如 , 作为气固色谱 分离用的固定相 ,分子筛对永久性无机气体的分离 至今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 。二次介孔的出现使得介 孔和微孔物相共存 ,并且在形成过程中 ,介孔孔壁可 能发生再结晶 , 变得较厚 , 相应热稳定性提高 。因 此 ,从理论上讲 ,对复杂气体的分离能力应有很好的 [ 61 ] 发展前景 。强吸附能力的应用使用吸附剂对水 质净化 、 汽车尾气处理以及光催化降解有机废物长 期以来是一种有效且简捷的手段 。由于其本身具有 的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 , 可以在材料的孔道里载上 卟啉和吡啶 ,或者固定包埋蛋白质等生物药物 ,通过 对官能团修饰控释药物 , 提高药效的持久性并利用 生物导向作用 ,可以有效 、 准确地击中靶子如癌细胞 和病变部位 , 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此外 , 酶 、 蛋白 质和细胞 /DNA 的分离也是微孔 - 介孔复合分子筛 [ 62 ] 在生物领域中较为广泛的应用 。 3 结论与展望 二次介孔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高温热处理 、 水蒸 汽热处理 、 碱处理 、 酸处理 、 化学试剂处理和二次合 成等 。采用何种方法制备二次介孔往往要依据分子 筛的种类而定 。由于单一的制备方法往往存在不 足 ,常用的制备方法是上述方法中的某些方法进行 联用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 , 现有的方法必将更加 完善 ,介孔的形成机制也会更加清晰 , 新的 、 更好的 制备方法也必将会出现 。具有二次介孔的分子筛材 料兼具了微孔和介孔的性能 ,因此 ,不仅具有择形性 和较强的酸性 ,而且具有较大的孔道 ,克服了晶体内 扩散限制 ,促进催化性能的提高 。但是 ,二次介孔的 形成往往伴随着相对结晶度的降低和硅铝比的改 参考文献 : Inorganic solid acids and their use in acid2cata2 lyzed hydrocarbon reactions[ J ]. Chem Rev, 1995, 95: 559 - 614. [ 2 ]Corma A. From m icroporous to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 materials and their use in catalysis[ J ]. Chem Rev, 1997, 97: 2373 - 2420. [ 3 ] Kresge C T, Leonow iczM E, Roth W J, et al. O rdered me2 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synthesized by a liquid 2crystal temp late mechanism [ J ]. Nature, 1992, 359: 710 - 712. [ 4 ]Beck J S, Vartuli J C, Roth W J, et al. A new fam ily of mesoporous molecular sieves p repared w ith liquid crystal temp lates [ J ]. J Am Chem Soc, 1992, 114: 10834 10843. [ 5 ] Zhao D Y, Feng J, Huo Q S, et al. Triblock copolymer syntheses of mesoporous silica w ith periodic 50 to 300 ang2 strom pores[ J ]. Science, 1998, 279: 548 - 552. [ 6 ] Ryoo R, Kim J M , Shin C H. D isordered molecular sieve w ith branched mesoporous channel network [ J ]. J Phys Chem , 1996, 100: 17718 - 17721. [ 7 ]Mokaya R. U ltrastable mesoporous alum inosilicates by graft2 ting routes[ J ]. Angew Chem Int Ed, 1999, 38: 2930 2934. [ 8 ] Mokaya R , Jones W. Post2synthesis grafting of A l onto MCM 241 [ J ]. Chem Commun, 1997: 2185 - 2186. [ 9 ]Ryoo R , Jun S, Kin J M , et al. Generalised route to the p reparation of mesoporous metallosilicates via post2synthetic metal imp lantation [ J ]. Chem Commun, 1997: 2225 2226. [ 10 ] Kim S S, ZhangW , Pinnavaia T J. U ltrastable mesostruc2 tured silica vesicles [ J ]. Science, 1998, 282: 1302 - 1305. [ 11 ] Karlsson A , Stgcker M , Schm idt R. Composites of m icro 2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Sim ultaneous syntheses ofM F I/ MCM 241 like phases by a m ixed temp late app roach [ J ]. M icropor M esopor M ater, 1999, 27: 181 - 192. [ 12 ]Huang L , Guo W , Deng P. Investigation of Synthesizing MCM 241 / ZSM 25 Composites[ J ]. J Phys Chem B , 2000, 104: 2817 - 2823. [ 13 ] Kloetstra K R , Van Bekkum H, Jansen J C. M esoporous material containing framework tectosilicate by pore2wall recrystallization [ J ]. Chem Commun, 1997: 2281 - 2282. [ 14 ] Han Y, L i D F, Zhao L. H igh 2temperature generalized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07 年第 7 期 王全义等 : 具有二次介孔分子筛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15 synthesis of stable ordered mesoporous silica2based materi2 [ 28 ]Lee K H , Ha B H. Characterization of mordenites treated als by using fluorocarbon 2hydrocarbon surfactant m ixtures by HCl/ steam or HF [ J ]. M icroporM esoporM ater, 1998, [ J ]. Angew Chem Int Ed, 2003, 42: 3633 - 3637. 23: 211 - 219. [ 15 ] Zhu G S, Q iu S L , Gao F F, et al. Temp late 2assisted self2 [ 29 ]Nagabhatla V , M anoj K. Effect of dealum ination severity assembly of macro 2m icro bifunctional porous materials[ J ]. on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mordenite [ J ]. M icropor J M ate Chem , 2001, 11: 1687 - 1693. M esopor M ater, 2006, 92: 31 - 37. [ 16 ] Zhang C M , L iu Q , Xu Z,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2 [ 30 ]Beers A E W , Van Bokhoven J A , De Lathouder K M. ization of composite molecular sieves w ith mesoporous and Op tim ization of zeolite Beta by steam ing and acid leaching m icroporous structure from ZSM 25 zeolites by heat treat2 for the acylation of anisole w ith octanoic acid: A structure 2 ment[ J ]. M icroporM esoporM ater, 2003, 62: 157 - 163. activity relation [ J ]. J Catal, 2003, 218: 239 - 248. [ 17 ]万克树 ,刘茜 ,张存满 . 热处理 ZSM 25 制备微孔 2介孔双 孔分子筛 [ J ]. 无机材料学报 , 2003, 18 ( 5 ) : 1097 1101. ization and catalytic p roperties of nitrogen 2incorporated ZSM 25 molecular sieves w ith bimodal pores [ J ]. App l Catal A , 2004, 258: 55 - 61. zoning in ZSM 25 as revealed by selective silica removal [ J ]. Zeolites, 1992, 12: 776 - 779. [ 33 ] M ao L V , Xiao S, Ram saran A. Selective removal of silicon from zeolite frameworks using sodium carbonate [ 19 ] Beyer H K. Dealum ination techniques for zeolites [ J ]. Molecular Sieves, 2002, 3: 203 - 255. [ J ]. J M ate Chem , 1994, 4: 605 - 610. [ 34 ]Ogura M , Shinom iya S, Tateno J Kikuchi, et al. Formation [ 20 ] Engelhardt G, Lohse U , PatzelováV , et al. H igh resolu2 tion 孔结构的影响 [ J ]. 石油化工 , 2004, 33 ( 1 ) : 33 - 36. [ 32 ] Dessau R M , Valyocsik E W , Goeke N H. A lum inum [ 18 ] Zhang C M , Xu Z, W an K S,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2 29 [ 31 ]余少兵 ,李永红 ,陈洪钫 . 合成及改性条件对 β分子筛 Si NMR of dealum inated Y2zeolites Ⅰ. The depend2 of uniform mesopores in ZSM 25 zeolite through treatm ent in alkaline solution [ J ]. Chem Lett, 2000, ( 8 ) : 882 - 883. ence of the extent of dealum ination on the degree of ammo2 [ 35 ]Ogura M , Shinom iya S, Tateno J. A lkali2treatm ent tech2 nium exchange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ur p res2 nique — ——new method for modification of structural and sure of the thermochem ical treatm ent[ J ]. Zeolites, 1983, acid 2catalytic p roperties of ZSM 25 zeolites[ J ]. App l Catal 3 ( 3 ) : 233 - 238. A , 2001, 219: 33 - 43. [ 21 ] Engelhardt G, Lohse U , PatzelováV , et al. H igh resolu2 tion 29 Si NMR of dealum inated Y2zeolites. Ⅱ. Silicon, alum inium ordering in the tetrahedral zeolite lattice [ J ]. Zeolites, 1983, 3 ( 3 ) : 238 - 243. [ 22 ] Zukal A , Patzelova V , Lohse U. Secondary porous struc2 ture of dealum inated Y zeolites [ J ]. Zeolites, 1986, 6: [ 36 ] Suzuki T, Okuhara T. Change in pore structure ofM F I ze2 olite by treatm ent w ith NaOH aqueous solution [ J ]. M icro2 por M esopor M ater, 2001, 43: 83 - 89. [ 37 ] Groen J C, Pé rez2Ram í rez J, Peffer L A A. Formation of uniform mesopores in ZSM 25 zeolite upon alkaline post2 treatm ent[ J ]. Chem Let, 2002: 94 - 95. [ 38 ] Groen J C, Jansen J C, Moulijn J A , et al. Op tim al alum i2 133 - 136. [ 23 ]M arcilly C R. Les zé olithes: structures, synthè se et modi2 num 2assisted mesoporosity development in M F I zeolites by fications[ J ]. Petrole et Techniques, 1986, 328: 12. desilication [ J ]. J Phys Chem B , 2004, 108: 13062 - [ 24 ]吕仁庆 ,罗立文 ,项寿鹤 ,等 . 水热处理的 HZSM 25 分子 筛的孔结构及活性研究 [ J ]. 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 2002, 26 ( 3 ) : 97 - 100. [ 25 ]吕仁庆 ,王秋英 ,项寿鹤 . 碱性水蒸汽处理对 ZSM 25 沸 石酸性质及孔结构的影响 [ J ]. 催化学报 , 2002, 23 ( 5 ) : 421 - 424. 13065. [ 39 ] Groen J C, Peffer L A A , Moulijn J A , et al. On the introduction of intracrystalline mesoporosity in zeolites up 2 on desilication in alkaline medium [ J ]. M icropor M esopor M ater, 2004, 69: 29 - 34. [ 40 ] Groen J C, Peffer L A A , Moulijn J A , et al. M esoporosity Impact of steam treatm ent on acidity development in ZSM 25 zeolite upon op tim ized desilication and pore texture of HZSM 25 [ J ]. 燃料化学学报 , 2004, conditions in alkaline medium [ J ]. Collid Surf A , 2004, 32 ( 5 ) : 606 - 610. 241: 53 - 58. [ 26 ]Luo L W , L üR Q. [ 27 ] Song Y B , Sun C Y, Shen W J. et al. Hydrothermal post2 [ 41 ] Groen J C, Pé rez2Ram í rez J. Critical app raisal of mesopore synthesis of HZSM 25 zeolite to enhance the coke2resistance characterization by adsorp tion analysis[ J ]. App l Catal A , of Mo /HZSM 25 catalyst for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2004, 268: 120 - 124. [ J ]. Catal Lett, 2006, 109: 21 - 24. [ 42 ] Groen J C, Peffer L A A , Moulijn J A , et al. M echanism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工业催化 16 2007 年第 7 期 of hierarchical porosity development in M F I zeolites by 合成研究进展 [J ]. 石油化工 , 2005, 30 ( 2) : 188 - 194. desilication: The role of alum inium as a pore 2directing [ 52 ] Tao Y S, Kanoh H , Abram s L , et al. M esopore 2modified agent[ J ]. Chem Eur J, 2005, 11: 4983 - 4994. zeolite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 lications [ 43 ] Groen J C, Moulijn J A , Pé rez2Ram í rez J. Decoup ling [ J ]. Chem Rev, 2006, 106: 896 - 910. mesoporosity formation and acidity modification in ZSM 25 [ 53 ]Corma A. App lication of zeolites in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zeolites by sequential desilication 2 dealum ination [ J ]. and related p rocess[ J ]. Stud Surf Sci Catal, 1989, 49: 49. M icropor M esopor M ater, 2005, 87: 153 - 161. [ 54 ]Crabtree R. H. A spects of methane chem istry [ J ]. Chem [ 44 ] Groen J C, Bach T, Ziese U , et al. Creation of hollow zeo2 Rev, 1995, 95: 987 - 1007. lite architectures by controlled desilication of A l2zoned ZSM 2 [ 55 ]舒玉瑛 , 徐奕德 . 甲烷无氧脱氢芳构化反应研究进展 5 crystals [ J ]. J Am Chem Soc, 2005, 127: 10792 - [ J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 1998, 27 ( 2 ) : 80 - 84. 10793. [ 56 ]L iterz G, Schnabel K H , Peuker C, et al. Modification of [ 45 ] Groen J C, Moulijn J A , Pé rez2Ram í rez J. Desilication: HZSM 25 catalysis by NaOH treatm ent[ J ]. J Catal, 1994, On the controlled generation of mesoporosity in M F I zeolites[ J ]. J M ater Chem , 2006, 16: 2121 - 2131. [ 46 ] Su L L, L iu L, Zhuang J Q, et al. Creating mesopores in 148: 562 - 568. [ 57 ]徐东彦 . 我国 C5 /C6 烷烃异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J ]. 工业催化 , 2000, 8 ( 5 ) : 9 - 12. ZSM 25 zeolite by alkali treatm ent: A new way to enhance the [ 58 ]Van Donk S, B roersma A , Gijzeman O L J, et al. Combin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on diffusion, adsorp tion, and reaction studies of n 2hexane Mo /HZSM 25 catalysts[J ]. Catal Lett, 2003, 91: 155 - 167. hydroisomerization over Pt/H 2mordenite in an oscillating [ 47 ] Song Y Q , Zhu X X, Song Y. et al. An effective method m icrobalance[ J ]. J Catal, 2001, 204: 272 - 280.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n2stream of butene aromatization: [ 59 ] Hartm ann M. H ierarchical zeolites: A p roven strategy to Post2treatm ent of ZSM 25 by alkali solution of sodium combine shape selectivity w ith efficient mass transport[ J ]. hydroxide [ J ]. App l Catal A , 2006, 302: 69 - 77. Angew Chem Int Ed, 2004, 43: 5880 - 5882. [ 48 ] Barrer R M, Makki M B. Molecular sieve sorbents from [ 60 ] Christensen C H , Johannsen K, Schm idt I. Catalytic clinop tilolite[J ]. Can J Chem, 1964, 42 ( 6) : 1481 - 1487. [ 49 ] M eim a G R. benzene alkylation over mesoporous zeolite single crystals Advances in cumene p roduction [ J ]. imp roving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w ith a new fam ily of Cattech, 1998, 2: 5. porous materials [ J ]. [ 50 ] Triantafillidis C S, V lessidis A G, Evm iridis N P. Dealu2 J Am Chem Soc, 2003, 125: 13370 - 13371. m inated H 2Y Zeolites: Influence of the degree and the type [ 61 ] Raimondo M , Perez G, Sinibaldi N , et al. M esoporous of dealum ination method on the structural and acidic char2 M41S materials in cap 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J ]. Chem acteristics of H 2Y zeolites[ J ]. Commun, 1997, ( 15 ) : 1343 - 1344. Ind Eng Chem Res, 2000, [ 62 ]徐如人 , 庞文琴 , 于吉红 , 等 . 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化学 39: 307 - 319. [ 51 ]李玉平 , 潘瑞丽 , 李晓峰 ,等. 微孔 - 介孔复合分子筛的 [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2004. 信息与动态 不同加氢液化催化剂催化性能比较 2- 煤炭直接液化过程中 , 催化剂具有非常重要的 转化率和油气产率看 , SO4 / ZrO2 对煤炭直接液化 作用 。在 100 mL 的间歇式反应釜中进行了一系列 具有非常优异的催化性能 。此外 , FeS、FeS + S 和 的煤炭加氢液化试验 ,试验条件均比较温和 ,反应温 SO4 / ZrO2 催 化 剂 还 可 以 改 善 煤 群 的 高 温 分 解 度 400 ℃,反应时间 30 m in, H2 的初始压力 4 M Pa。 性能 。 2- 2- / ZrO2 为催化 由于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 , SO4 / ZrO2 对高温 剂 ,对神华煤炭做了一系列的加氢液化试验 ,并通过 分解和氢化作用都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 因此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 核磁共振波谱仪及元素分析 SO4 / ZrO2 将成为煤直接液化领域的一种新型的催 仪对加氢液化产物进行分析 。 化剂 。 24 试验分别选用 FeS、FeS + S以及 SO 分析结果表明 ,与其他两种催化剂相比 ,从煤炭 2- 刘晓霞译自 Fuel, 2007, 86 ( 5 - 6 ) : 835 - 842.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