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

Emotiona°16 页 253.5 KB 访问 1202.97下载文档
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
当前文档共16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博士招生 - 网站管理系统.doc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简 介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光机所”)始建 于1952年,是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 工程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多学科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发光学、应 用光学、光学工程和精密机械与仪器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作为中国科学院规模最大的研究所,本所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以王大 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带领下,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 光器、第一台大型电影经纬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仪器,创造了十几项“中国第一”; 先后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先后组 建和援建了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成都光电所、长春光机学院等10余家科研 机构、大专院校和企业单位,并为其输送了22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共有23位在 本所工作过的优秀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知识分 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等众多英模人物;近年来,本所先后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 奖状”(连续两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单位”、“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等荣誉称号和奖项,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系列突出贡 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几代领 导人都曾到本所视察和指导工作。 本所不断凝练和提升创新目标,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 等的推动下,近些年来本所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文化、队伍建设与人才 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本所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持 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稳步发展,并在各自领域中的学 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高技术研 究领域不断开拓,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一批国家重大任务,取得了以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有效载荷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已成为我国航 天光学遥感与测绘设备、机载光电平台及新一代航空遥感设备和靶场大型光测装 备的主要研究、生产基地,进一步巩固与增强了本所作为我国大型光测装备主要 研制基地的地位,并且在光电对抗、地基空间探测等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增强。 本所投资兴建的占地总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功能齐全、 结构合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已展现在世人面 前,为本所的自主研发与加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已成为我国光电子领域重要 的研发、产业和人才培养基地。 1 长春光机所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也是首批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作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 养基地,本所现有凝聚态物理、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光 学工程、电路与系统6个博士点;凝聚态物理、光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 械电子工程、光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8 个硕士点;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生指导教 师11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193名。 坐落在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的本所研究生教育基地占地面积五万平 方米,建筑面积二万平方米,包括一幢教学楼、四幢研究生公寓和一幢可容纳一 千人就餐的研究生食堂。教学楼内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的多媒体教室、网络 教室、语音教室和阅览室,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本所还为研究生 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每二人使用一个房间,房间内有卫生 间、热水器、电话、网线和配套齐全的家具。为了丰富研究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教学楼内还设有健身房、乒乓球室、健美操室、电视室等基础设施供研究生使用, 刚建成的室内体育馆为研究生开放。 在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本所始终围绕学科发展和科研项目的需求,以培养多 学科交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通过让研究生直接从事科研课题研究的方式,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规模。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提高研究 生培养质量这一中心,健全了有关研究生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在研究生培养工 作中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逐步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使本所的研究生教 育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 长春光机所已经步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建设进程,在新的征程中本 所将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拼搏进取、锐意创新,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建成“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现代化研究所 为目标,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 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 长春光机所博士招生专业介绍 一、凝聚态物理专业(070205) 以超快速、高分辩激光光谱技术和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以发 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 重点研究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激发态的性质、新型光电功能材料和显示器件中的发光及相关过程。 主要研究方向: 1.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器件与物理 研究宽禁带Ⅱ—Ⅵ族半导体薄膜和纳米材料的制备、物理及其在发光二极管, 激光器,探测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子器件上的应用。 2.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及其应用技术 研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优化设计理论、关键工艺技术、激光及其应用物 理。 3.先进稀土发光材料物理器件 研究以稀土、过渡族离子为代表的分立中心的发光性质和相互间的能量传递 规律,设计制备以新型照明、显示、光存储等为应用目标的各种先进稀土发光材 料与器件。 4.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 研究 AIGaN 深紫外光电探测器、InGaAs 短波红外光电探测器、新型太阳能 电池等光电转换材料、物理与器件。 5.发光及平板显示器件 研究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液晶微显示及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件及物理。 6.有机光电子材料及器件 研究新型多功能有机过渡金属光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有机光电子器件中的 应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电泵激光、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有机电致发 光显示与照明技术。 7.功能发光纳米材料、物理及应用研究 研究生物功能化发光纳米载体构建技术、物理及应用;发光纳米生物示踪技 术和光纤生物传感器;发光纳米材料制备和新一代发光显示器件。 二、光学专业(070207) 主要从事应用光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光学技术 中心为依托开展研究工作。 3 主要研究方向: 1.短波光学 主要研究:极紫外和软 X 射线多层膜技术、光源技术、同步辐射光束线技术、 辐射计量技术、极紫外投影光刻技术、紫外光学遥感仪器成像探测技术、空间极 紫外太阳望远镜、月基极紫外成像仪及“日盲”紫外成像探测技术等。 2.光学设计 主要研究:新型以及复杂高质量光学系统和折衍混合光学系统的设计、分析、 计算机辅助装调等技术。 3.集成光学 主要研究:光电子信息领域里新型集成光电子器件、现代光通信密集波分复 用(DWDM)系统的新型光电器件、聚合物波导微型谐振环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件、 氧化硅波导矩阵光开关、阵列波导光栅(AWG)波分复用器等无源器件等。 4.衍射光学 主要研究:衍射光学理论、衍射元件的制作工艺、折衍混合光学系统的应用、 衍射光学元件在红外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等。 5.薄膜光学 主要研究紫外、可见和红外波段的各类光学薄膜的设计与制作技术。 6.液晶光学 主要研究:单轴液晶介质中的光传输及空间光调制设计、液晶/聚合物可调谐 器件中的物理问题、液晶光控取向、铁电液晶的研究等。 7.先进光学材料 重点研究现代光学所应用的新型材料, 如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 具有电光、声光、磁光等性质的晶体及一些新型光学陶瓷材料等的制备及光学加 工工艺技术。 8.半导体激光器 研究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集成阵列的结构设计、器件制备和应用开 发技术、微纳米结构光电子物理与器件等技术。 9.光学信息融合 主要研究利用光谱、图像等多种光学信息手段实施目标探测、跟踪、威胁判 断中的信息融合问题与系统物理实现技术。 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传统精密机械制造和微米/纳米制造为基本工 艺技术手段,以现代控制理论、机电系统相关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精密传 4 感、精密驱动、精密检测及系统集成技术,涵盖先进制造、超精密加工、微纳技 术、精密检测与测试技术等新型学科,面向航天、航空、船载、车载等大中小型 光电仪器和装备的精密光学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制造、精密机械加工等重要应用, 充分体现现代光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发展方向的,富有生命力的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有: 1.精密机械、仪器、系统及其 CAD/CAE/CAM 重点研究空间光学、光电测控中的中大型设备精密轴系及相关机构设计、精 密加工和测试技术。 2.微米/纳米技术 主要研究:针对航天、生物、医疗、安全、环境等国家重要领域的应用需求, 研究微尺度、多尺度、多场耦合设计理论;研究微米/纳米制作工艺技术;研究高 灵敏度微型光学、声学传感器的设计方法;研究微小机电驱动、控制原理及器件; 研究以光谱仪为代表的高分辨率光学分析仪器的微小型化方法;并研究以微驱动、 传感、探测等为基本器件基础的多学科交叉光机电系统一体化设计与集成制造方 法,获得高性能、低成本、集成化、批量化制作的光机电器件或系统。 3.微纳机械 主要研究:空间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中微小光机电系统、微细作业系统、微 型科学仪器、微驱动器、微光谱仪、微型生化芯片、微机械声波传感器、微结构 工艺、卫星电磁驱动器及微型飞轮姿态控制、微测量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等。 4.微电子专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研究 重点研究激光精细加工设备与技术,包括激光材料加工方法、激光器、精密 机械、光学与数控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5.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结构技术 重点研究空间目标探测应用的大口径地基光电望远镜相关结构技术。 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控 制技术等有机融合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 集成了现代光学、 机械、电子、信息处理、软件工程等科学技术,体现了现代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和 融合性的鲜明特点。本所从事此类研究逾四十年,在该领域的多个研究方向已跻 身国际先进行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且一 直从事大量相关项目的研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控制工程 5 主要包括:高精度快速数字伺服系统研究;高精度集成化光电位移传感器研 究;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技术;光电测控网的数据处理、传输与交换技术等。 2.视频图像处理与成像跟踪 主要包括:视频信号处理与成像跟踪测量;目标识别、地形匹配及图像制导; 弱图像信号增强及低对比目标图像跟踪;基于 FFT 的像移跟踪等。 3.动基座光电测量 主要包括:动基座的视轴稳定技术;动基座的环境适应性及减震技术;动基 座的空间定位与基准传递技术等。 五、光学工程专业(080300) 光学工程是光学在工程技术应用领域的延伸,与精密机械学、应用电子学和 计算机技术等有机集成,应用光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处理光学以及相关技术领 域中与光学有关的器件、系统的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工程技术, 其研究重点领域涵盖空间光学、光电对抗、光电测控、光电成像及跟踪测量、先 进光学制造技术等。 主要研究方向: 1.空间光学 主要研究天基对地观测、天基天文观测、天基激光通讯、星载一体化以及天 基激光对抗等技术。 2.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主要研究大口径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数控加工技术、高精度非球面光学元件 的检测技术等。 3.航空、航天成像观测技术与仪器 主要包括: ⑴光电成像与测绘:研究星载、机载高精度成像技术与仪器; ⑵空间光学环境研究:研究热和机械应力环境下的性能优化; ⑶视轴稳定与像移补偿理论和技术:研究动态环境下高清晰度成像技术。 4.光电测控与对抗及隐身技术 主要包括: ⑴光电成像测控:研究远程光电成像及高精度光电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方法; ⑵主动光电成像:研究激光照明下的全天时成像技术; ⑶图像识别与测量:研究基于图像信息的目标识别与无接触测量技术; ⑷隐身目标探测:暗弱及隐身目标的探测与成像技术; ⑸激光对抗与防护技术; 6 ⑹光学隐身技术 5.地基大口径高分辨成像探测技术 主要包括: ⑴主动光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⑵自适应光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⑶地基大口径光学系统检测及像质评价; 6.光谱仪器技术 主要包括:(1)衍射光栅的设计与制造; (2) 现代光谱仪器的设计。 六、电路与系统专业(080902) 电路与系统专业是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 现,以信息技术与新材料技术为基础,开展信号处理与图形技术、计算机通 讯技术、平板显示器件、多色和彩色大屏幕显示计算机声像开发与应用等工 作,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环保等多个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有: 1.图像技术与数字通信; 2.平板显示显像技驱动技术; 3.数字信号处理; 4.微计算机应用; 5.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 6.信息安全技术。 7 报 考 说 明 一、招生计划 本所 2015 年度计划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132 名,其中硕博连读生及春 季入学考生共计约 110 名,具体招收名额以国家下达计划为准。 本所今年同时代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招生,代招专业为光学工程,预计 招生人数为 2 人。 二、学制 学制三年。 三、报考条件 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 2.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3.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六年(截止到博士生入学日期)的考生除满足中国 科学院大学的报考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①取得大学英语六级合格证书(或新六级 425 分以上); ②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外语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③进修完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位课程。 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需加试自然辩证法和两门专业课。 4.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和卫生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的规 定; 5.报考人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 45 周岁。 四、报名流程 1.网上报名时间: 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预计时间:2014 年 12 月 10 日至 2015 年 1 月 10 日。 具体时间以我所研究生教育网公告栏博士报名通知为准。 2.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招生网上报名网站:http://admission.gucas.ac.cn/ 3.网报流程: 申请注册:考生第一次进入系统,应首先注册,录入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如注册失败,可能是用户名已被其他考生使用,请另行注册。 8 登录系统:首次使用时,注册成功后自动进入网报系统;再次使用时必须先 进行登录。 录入信息:按系统提示如实录入个人信息项,录入完毕请点击"完成"按钮。 浏览信息:对已提交的信息进行检查。如需修改,在"信息录入"中进行信息 修改,完成后请点击"下一步"按钮进行保存。 4.打印报名信息表 正确提交个人信息后,便可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报名信息表。 5.下载专家推荐书 通过网上报名系统下载"专家推荐书",一式两份。 6.秋季入学考生必须在 2015 年 1 月底(具体截止日期以我所网站上报名通 知为准)前向我所招生办提交以下报考材料: (1)通过网报系统打印的《报名信息表》 (填写完其余空项,本人签字); (2)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 究生部的证明信) ; (3)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提供复印件的同学须在复试时提交原件) ; (4)有效证件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港澳台身份证); (5)两份填写好的专家推荐书。由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副研究员(或相当 于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作为推荐人。推荐人将推荐书填写完毕后,直接(或 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后交被推荐人)寄(送)往我所招生办。 未在规定日期前提交上述材料者将不允许参加考试。 五、领取准考证 秋季入学报名考生应于 2015 年 3 月初登陆我所招生网站查询准考证发放事 宜。 六、考试内容 初试科目为三门:外国语、二门业务课。初试一律采用笔试,闭卷(外国语 听力在复试中进行),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请 登录我所研究生教育网查询。 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复试内容包括外语口语、听力、专业基础知识面试、政 9 治思想品德考核和面试等内容。本所坚持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录取原则。 七、考试日期及考试地点 秋季入学考生初试时间为 2015 年 3 月,具体时间以网站公布为准,复试时 间另行通知。考试地点设在长春光机所研究生部教学楼。 八、助学金待遇 博士助学金 1700 元/月,助研奖酬金 1000 至 2000 元/月。 九、联系方式: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 88 号 长春光机所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30033 传真:0431-85699971 联系人:方秀军 (fangxiujun@163.com)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 有关 2015 年度博士生报名、考试、成绩查询和复试等信息请登录长春光机 所研究生网站查询相关信息。欢迎访问长春光机所研究生教育主页: http://yjs.ciomp.ac.cn 10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 联系人:方秀军 学科、专业名 称(代码) 凝聚态物理 (070205) 研究方向 导 师 考试科目 1 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及应用 王立军 ①英语 2 半导体紫外激光器及探测器 申德振 ②半导体物理 3 半导体光电探测材料与器件,紫外探测材料 与器件 宋航 ③固体物理 4 先进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 张家骅 5 多功能化纳米结构、物理与应用 孔祥贵 6 光化学纳米复合传感材料及其生物成像 李斌 7 新型半导体激光器 宁永强 8 能源光电子技术及应用 刘星元 9 半导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缪国庆 10 铝基复合材料 蒋大鹏 11 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 单崇新 12 一维纳米材料与器件 赵东旭 13 半导体光电探测材料,紫外探测器材料与器件 蒋红 14 超短脉冲激光光谱技术与应用 张立功 15 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纳米材料 孙再成 16 光子晶体激光器 佟存柱 17 计算半导体物理学 刘雷 18 半导体激光技术及应用,高光束质量半导体 激光光源技术 秦莉 19 有机发光、光伏和光探测器 初蓓 20 GaN 基半导体材料 MOCVD 生长,GaN 基 紫外光电子器件 黎大兵 21 半导体紫外光电探测器 刘可为 22 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子器件 李联合 23 稀土离子发光和激光的研究 许武 24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 刘益春 25 液晶物理与液晶器件物理 张志东 26 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稀土发光材料,高密 度磁存储材料 杨景海 27 有机光电子器件及物理 李振声 28 局域发光、微纳光学传感器及生物技术与方 法、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张宏 本专业拟计划 招生人数 23 人。 院系所码:139 邮编:130033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 88 号 11 与国内大学联 合培养 与国外大学联 合培养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 联系人:方秀军 学科、专业名 称(代码) 光 学 (070207) 本专业拟计划 院系所码:139 邮编:130033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 88 号 研究方向 导 师 考试科目 1 现代光谱分析技术与仪器 陈星旦 ①英语 2 现代光学技术 曹健林 ②计算方法 3 亚纳米精度全频段光学加工与检测 杨怀江 或数理统计 光学设计,光学薄膜,光学检测 金春水 5 激光显示,视景模拟显示,空间目标成像 刘伟奇 6 光学检测 向阳 7 波动光学 卢振武 8 光电子技术,固体激光技术及应用 王希军 9 液晶/聚合物光栅激光器,负折射材料,液晶 分子设计 宣丽 10 光学检测 王成 11 微光机电系统及光通信 梁静秋 12 薄膜光学 高劲松 13 现代光学及分光器件 巴音贺希 格 14 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 王维彪 15 光栅制作与应用技术研究 齐向东 16 二维位置灵敏光子计数成像探测器 尼启良 17 固体激光技术 樊仲维 招生人数 23 人。 4 12 ③高等光学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 联系人:方秀军 学科、专业名 称(代码) 院系所码:139 邮编:130033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 88 号 研究方向 导 师 考试科目 机械制造及 1 集成微光机电系统 宣明 ①英语 其 自 动 化 (080201) 2 光机电集成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技术 杨洪波 ②计算方法 3 地基光电望远镜光机结构技术 张景旭 飞行器地面半物理仿真技术,小型快速机电 伺服技术 贾宏光 5 空间光学遥感器 CAD/CAE/CAM 吴清文 6 微电子专用设备技术研究与集成制造 田兴志 7 光学仪器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高云国 8 机械结构分析设计、电磁场分析、计算机软 件 刘震宇 9 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研究 王晶 10 机械系统动力学与优化设计术 母德强 本专业拟计划 4 招生人数 20 人 13 或数理统计 ③误差理论与 精度分析 联合培养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 联系人:方秀军 学科、专业名 称(代码) 院系所码:139 邮编:130033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 88 号 研究方向 导 师 考试科目 机械电子工 1 光电精密跟踪测量技术 陈涛 ①英语 程 (080202) 2 地基高分辨力望远镜总体技术 王建立 ②计算方法 3 航空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 戴明 本专业拟计划 4 实时图像处理 王延杰 招生人数 30 人 5 视频图像处理 朱明 6 光电精密跟踪与控制 高慧斌 或数字信号处 7 计算机应用技术 郭立红 理 8 光电位移精密测量技术 万秋华 9 数字图像处理 何昕 10 电子技术 续志军 11 光学仪器与计算机应用,光电成像技术,光学 遥感相机中的图像处理 郭永飞 12 数字图像处理 魏仲慧 13 电子技术应用 龙科慧 14 航空成像,航空测量,图像处理 刘晶红 15 目标识别,图像编码 李桂菊 16 光电测量,数字信号处理 王志乾 17 空间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何斌 18 精密伺服控制系统,电子学设计 李洪文 19 空间相机自动控制技术 韩诚山 20 智能信息系统及应用 尤佳 21 光电跟踪与计算机控制 陈娟 或数理统计 ③误差理论与精 度分析或计算 14 机控制及应用 联合培养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 联系人:方秀军 学科、专业名 称(代码) 光 学 工 程 院系所码:139 邮编:130033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 88 号 研究方向 导 师 1 光电仪器总体设计 王家骐 2 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图像处理、高精度角 度传感技术 贾平 (080300) 考试科目 ①英语 ②计算方法 或数理统计 本专业拟计划 3 探测与成像技术、稳定控制技术 张涛 招生人数 30 人 4 光学系统集成分析 张学军 或误差理论与 5 空间大口径光学 徐抒岩 精度分析或计 6 光电测量 乔彦峰 算机控制及应 7 激光应用技术 郭劲 用 8 小卫星总体技术 金光 9 空间遥感相机稳定成像技术 丁亚林 10 航空光电成像与测量技术 张葆 11 光电位移测量技术 艾华 12 大口径反射镜制造技术 谢京江 13 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辐射定标技术 王淑荣 14 空间光学遥感仪器绝对定标 方伟 15 光谱仪器及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 卢启鹏 16 光电成像与图像处理 金龙旭 17 空间目标液晶自适应光学成像,视网膜液晶 自适应光学成像 宣丽 18 光学设计,红外成像光学,光谱学,精密测量 孙强 19 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张峰 20 光学设计,光学信息处理,光学测量 黄玮 21 微光机电系统研究 吴一辉 22 光机系统一体化设计及集成技术 巩岩 23 空间光学技术 陈波 24 光学设计、灵巧光学的光机一体化设计、计 算成像 张新 25 空间光学遥感技术 颜昌翔 15 ③高等光学 单位名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431)86176863 联系人:方秀军 学科、专业名 称(代码) 光 学 工 程 院系所码:139 邮编:130033 地址: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口路 88 号 研究方向 26 导 精密跟踪测量技术研究 师 张尧禹 (080300) ①英语 ②计算方法 光电探测与检测及信息处理,空间光学传感 27 器成像技术 王晓东 或数理统计 数字图像处理,目标识别,图像融合 赵建 ③高等光学 28 或误差理论与 自适应光学系统控制、波前探测、大气湍流 29 模拟与测量 胡立发 30 空间紫外光学遥感技术、辐射定标技术 李志刚 算机控制及应 31 光学检测,光学加工 隋永新 用 32 光电成像系统图像测评;超高精度光学检测 技术研究 马冬梅 33 大口径光学载荷像质评价技术研究 张晓辉 34 微光学器件与系统;微纳光学与亚波长光学; 杜春雷 人工电磁结构材料;微纳传感技术等 35 微纳光学,碳纳米材料 史浩飞 36 空间光学和光学加工等 袁家虎 多光子纳米加工技术、微纳器件制备及特性、 37 高时空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高精度激光 段宣明 3D 打印技术与应用等 学科、专业名称 (代码) 电路与系统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导 师 1 平板显示技术 王瑞光 2 多光谱成像探测与信息融合、纳米精度驱动 控制与应用 杨怀江 高速数据传输,图像处理,显示技术 郑喜凤 (080902) 本专业拟计划 3 招生人数 6 人。 研究方向 34 至 37 为重庆绿色智能 技术研究院招生 方向 研究方向 37 的考 试科目三为高等 光学 考试科目 ①英语 ②计算方法 或数理统计 ③数字信号处 理或计算机网 4 高速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电路及系统自诊 断技术 吴志勇 5 CMOS 图像传感器设计 王欣洋 6 卫星激光测距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赵有 16 精度分析或计 络 联合培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