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

ゝxτяéмé°8 页 369.803 KB 访问 1162.97下载文档
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
当前文档共8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pdf

关于印发《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 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的通知 威人组发〔2020〕3号 各区市、国家级开发区、南海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人 才 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 现将《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医疗医护专家人 才 的十条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威海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2月1日 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斗争一线 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十条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 斗争一线专家人才的关心关爱,激励引导全市广大专家人才 履职担当、积极作为,以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打赢疫情防 控阻击战,按照省委、市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 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制 定以下意见。 一、加大保障力度 1.落实临时性工作补助等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国家部委 关于疫情防控经费保障政策,对于直接接触待排查病例或确 诊病例,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病例标本采集 和病原检测等工作相关人员,按照每人每天300元予以补助; 对于参加疫情防控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照每人 每天200元予以补助。对参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的人 员,因工作原因发生误餐的,由相关单位发放误餐补助。开 辟医护人员工伤认定快速通道,对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 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执行补休假和集中疗养制度。对因参与疫情防控和医 疗救治工作、未能按时休假的人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 胜利后,由各单位安排调休;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给予 相应补休。将参与援鄂医疗队及确诊病例集中救治等高危工 作的医护人员,列为我市专家休假疗养对象,适时组织集中 休假疗养。对直接参与疫情防控的医护人员,由所在单位建 立健康档案,做好跟踪保健服务。 3.建立“一对一”生活保障机制。市及区市两级卫生健 康部门建立直接参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人员家庭信息台 账,由属地组织部门会同上述人员居住地基层党组织,为每 个家庭落实一名服务专员,帮助解决好老人子女照料、生活 用品代购、生活费用代缴等现实问题,保证疫情防控斗争一 线专家人才特别是参与援鄂医疗队及确诊病例集中救治等 高危工作的医护人员安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4.设立医护人员公开招聘绿色通道。医疗卫生机构等事 业单位需要紧急补充疫情防控医护人员的,可适当简化招聘 程序,由事业单位或其主管部门采取网上面试、考察等方式 直接招聘。 二、强化激励引导 5.加大对专家人才的表彰激励力度。注重挖掘疫情防控 和医疗救治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胜利 后,对表现突出的报市委、市政府给予表彰宣传,并按照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开展及时奖励,在干部提拔 使用方面优先考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医护人员直接颁发 “威海英才卡”,享受我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相关待遇。 6.优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机制。对直接参与一线疫 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并获得表彰奖励的卫生系统专业技 术人员,5 年内申报高级职称时,可不受工作单位岗位数量 限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推荐评审,并适当放宽继续教 育、基层服务经历等申报条件;所在单位相应专业技术岗位 没有空缺的,可按规定使用统筹岗位、特设岗位予以聘用。 对获得记功以上奖励的,可按规定参加越级竞聘。 7.优秀人才纳入市级人才工程支持。在有突出贡献的中 青年专家、基层名医等市级人才工程评选中适当增加名额, 向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医护人员予以倾 斜。对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基层医务人 员,优先纳入市级医疗卫生“122”进修培训计划。 8.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各级组织部门会同有关部 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发现和培养党员,注重从先进模 范人物中发现和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对特别优秀且 符合调任公务员条件的人员,根据需要择优交流到党政机关 任职。 三、动员各方参与 9.支持医疗人才开展科研攻关。支持我市医院、高校、 医药企业等单位集中优秀专家人才开展联合攻关,对在研发 诊疗药物、创新防控技术及研发生产医疗器械耗材等方面取 得显著社会效益的人才(团队),可破格申报产业工程特聘 专家、校地合作人才等市级人才计划,并优先纳入支持。 10.动员社会力量支援防控救治工作。鼓励各界人才及 单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广 大医疗医护人员。对在基层防疫、维护社会稳定及必需品供 应、物资捐赠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优先纳入乡村之星、和谐 使者等市级人才计划,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 能量。各级人才工作部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广泛宣传、 狠抓落实,切实把关心关爱医疗医护专家人才的政策措施传 递到疫情防控一线。同时,要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发现、培 育、使用优秀人才的主战场,切实把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转 化为战胜风险挑战的斗争优势。广大专家人才要争做挺身而 出的最美“逆行者”,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中最大限 度发挥作用,为全面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群众健 康安全提供坚强人才智力支撑。 关于充分发挥人才工作职能支持企业 抗疫情稳经营的六条措施 一、扩大大学毕业生“521 生活津贴”发放范围。积极 帮助企业降低用人成本,自 2020 年起将大学毕业生“521 生 活津贴”发放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正常经营且缴纳社保的企 业,对企业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和新引进毕业 3 年内的硕士 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每月分别发放 5000 元、2000 元和 1000 元生活津贴。 二、实施产业紧缺人才聚集计划。鼓励和扶持广大企业 引进产业紧缺人才,组织认定一批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 力、增强市场占有率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对全职引进 的给予个人最高 30 万元的工作补贴,对柔性引进的给予用 人单位最高 10 万元引才补助。 三、扩大“人才贷”信贷覆盖范围。加大对人才类企业 的金融支持,将“人才贷”对象范围由原来的“在我市的省 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和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扩大到 全市所有涉及企业人才申报的人才工程入选者(包含市产业 工程特聘专家、服务贸易人才、校地合作人才、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首席技师、文化产业人才、乡村振兴和青年 科技工作者等)。优化信贷流程,指导“人才贷”合作银行 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提供手机在线申贷、系统自动授信等服 务措施,确保贷款实时审批、即时到账,提高办理效率。 四、加大企业复产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 策,推广运用“威海市就业服务平台”,广泛收集整合供求 信息资源,为全市广大企业提供岗位发布、形象展示、远程 面试等在线招聘服务,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供求匹 配效率。利用好“英创会”、“智汇威海”和海外引才工作站 等招才引智平台,积极搭建企业与海内外人才智力的沟通桥 梁。 五、提高人才公寓供给保障水平。将企业技术工人等 “蓝领人才”纳入人才公寓保障范围,扩大人才公寓覆盖面。 指导各区市优化人才公寓申报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做到 “即到、即办、即入住”。鼓励政府统筹的人才公寓在疫情 防控期间为承租人提供租金、物业费减免等优惠措施。 六、加大高层次人才服务力度。适当扩大“威海英才卡” 发放范围,让企业更多人才群体享受到人才保障与服务。充 分发挥威海人才协会和全市四级人才服务专员作用,及时掌 握专家人才在工作、生活、科研等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建立 快速会商机制,由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牵头, 协调有关部门对专家人才诉求进行快速反应、迅速解决,切 实帮助专家人才更好投入到生产研发工作中。 以上措施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疫情 防控期间,中央和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人才政策,我 市将遵照执行并结合实际优化细化支持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