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

查理boy44 页 980.869 KB 访问 1012.97下载文档
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
当前文档共44页 2.97
下载后继续阅读

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指导原则(试行).pdf

妇科、产科、儿科常见病种入出院参考标准和转诊 指导原则(试行) 目 第一部分 录 产科疾病 .................................... 1 一、计划性剖宫产.................................................................. 1 二、中央型前置胎盘 .............................................................. 2 三、妊娠中期引产.................................................................. 3 四、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 3 第二部分 妇科疾病 .................................... 4 一、输卵管妊娠 ..................................................................... 4 二、宫颈癌 ............................................................................ 6 三、子宫肌瘤 ......................................................................... 7 四、卵巢良性肿瘤.................................................................. 8 五、子宫腺肌病 ..................................................................... 8 第三部分 儿科疾病 .................................... 9 一、儿内科疾病 ..................................................................... 9 (一)母婴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 .......................................... 9 (二)胃食管反流病 ............................................................ 10 (三)消化性溃疡................................................................ 11 I (四)轮状病毒性肠炎 ........................................................ 12 (五)支气管肺炎................................................................ 13 (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 15 (七)过敏性紫癜................................................................ 16 (八)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期) ........................ 17 (九)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期) .................... 19 (十)血友病 ....................................................................... 20 (十一)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 21 (十二)重症肌无力 ............................................................ 22 (十三)热性惊厥................................................................ 23 (十四)吉兰-巴雷综合征 ................................................... 24 (十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25 (十六)病毒性脑炎 ............................................................ 27 二、儿外科疾病 ................................................................... 28 (一)肠套叠 ....................................................................... 28 (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 29 (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 30 (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31 (五)梅克尔憩室................................................................ 32 II (六)先天性巨结肠 ............................................................ 33 (七)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 ................................. 34 (八)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 34 (九)肾盂输尿管连接不全梗阻性肾积水 ........................... 35 (十)尿道下裂 ................................................................... 36 (十一)隐睾(可触及型) ................................................. 37 (十二)肾母细胞瘤(Ⅰ-Ⅱ期) ......................................... 38 (十三)发育性髋脱位 ........................................................ 38 (十四)先天性肌性斜颈 ..................................................... 39 (十五)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 40 本文中入院标准主要适用于有能力收治该病种患者的 三级医院;转诊原则主要用于指导三级医院将经过治疗、病 情稳定且未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转入下一级医疗机构继续 住院治疗;经医疗机构治疗后,病情稳定且不需要住院治疗 的患者,医疗机构根据出院标准安排患者出院。 III 第一部分 产科疾病 一、计划性剖宫产 计划性剖宫产术是指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及胎儿 状态良好,有计划、有准备的前提下,先于分娩发动的择期 手术。因妊娠 39 周前的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 染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除双胎或多胎妊娠及前臵胎盘等外, 计划性剖宫产手术不建议在妊娠 39 周前实施。包括再次剖 宫产和有指征剖宫产。 【ICD-10】O82.000 【诊断标准】 符合下述因素之一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者: 1.头盆不称者; 2.瘢痕子宫:2 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 往子宫肌瘤剔除术穿透宫腔者; 3.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 出生体质量>3500g 者)及足先露; 4.前臵胎盘及前臵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者及前臵血管者; 5.双胎或多胎妊娠:第 1 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 妊娠;连体双胎、多胎妊娠者; 6.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 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 1 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 者; 7.巨大儿: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000 g 者; 8.孕妇要求的剖宫产; 9.外阴疾病及产道畸形不宜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合并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巨大的子宫 颈肌瘤、子宫下段肌瘤等。 【入院标准】 1.在保障母儿安全的前提下,于拟定终止妊娠前一天 入院; 2.存在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治疗缓解后终止 妊娠者适时入院。 【出院标准】 一般情况及切口愈合良好,子宫复旧、恶露及体温正 常。 二、中央型前置胎盘 【ICD-10】O44.004 【诊断标准】 1.妊娠晚期(少数在妊娠中期)无痛性、无诱因的反复 阴道流血; 2.B 型超声或核磁共振显示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并完全 2 覆盖子宫颈内口。 【入院标准】 1.反复性阴道出血者急诊入院治疗; 2.无出血者在保障孕妇安全和胎儿成熟前提下适时入 院终止妊娠。 【出院标准】 1.阴道出血停止且病情稳定并孕周不足 34 周者; 2.分娩或剖宫产后(符合计划剖宫产出院标准) 。 三、妊娠中期引产 【ICD-10】O04.901 【诊断标准】 确诊宫内妊娠,因各种原因不宜继续妊娠。 【入院标准】 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和/或因疾病 不宜继续妊娠者。 【出院标准】 宫腔内容物排出,病情平稳,阴道流血不多。 四、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ICD-10】O62.201,O72.101 【诊断标准】 3 胎儿娩出后 24 小时内阴道出血量>500ml,一般多发生 在产后 2 小时内。 【入院标准】 符合本诊断标准。 【出院标准】 出血控制,病情平稳,阴道流血不多,血常规检查 Hb >70g/L 以上。 第二部分 妇科疾病 一、输卵管妊娠 【ICD-10】O00.1 【诊断标准】 1. 病史:多有停经史,可伴阴道不规则流血和腹痛。输 卵管妊娠破裂时可有下腹一侧突发性持续性剧痛或隐痛,伴 肛门坠胀,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部分患者无明显停经 史; 2. 体格检查:腹腔内出血时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患 侧为重,可伴轻微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可阳性,少数可扪及 包块; 3. 盆腔检查:后穹窿饱满,有触痛,宫颈举痛。子宫正 4 常大小或略大,略软,子宫一侧可触及包块; 4. 后穹窿或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5. 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 HCG 升高; 6. B 超检查显示一侧输卵管异常回声或有妊娠囊、胚芽、 原始心血管搏动,或盆腔内见游离液体; 7. 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增粗,呈紫蓝色或有破口,盆腹 腔积血。 8. 腹腔镜检查中见绒毛组织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入院标准】 疑诊本病,即可入院。 【转诊原则】 入院后经术前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无内出血征象、排除 间质部妊娠,且输卵管部位肿块最大直径<2cm, 血 HCG< 2000U/L 可转下级医院门诊随访或住院观察。 【出院标准】 1. 手术治疗后:如行保守性手术,术后第一天病情稳定, 血 HCG 下降>50%;如行输卵管切除术,见妊娠物位于输卵 管内,病情稳定,可予出院。 2. 非手术者病情稳定,如行药物治疗,治疗后一周,血 HCG 下降>25%可予出院。 5 二、宫颈癌 【ICD-10】C53.900,C53 【诊断标准】 1.症状: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流血,可有白带增多、白 带带血,阴道排液。晚期患者阴道流血或排液恶臭,可伴有 疼痛、贫血、消瘦等恶液质现象; 2.体征:早期宫颈癌宫颈可呈轻至重度糜烂,外生型呈 菜花或息肉状;内生型则宫颈肥大、质硬。晚期宫颈癌病灶 可呈结节、溃疡、菜花、空洞状。宫旁累及时可触及增厚、 质硬、甚至冰冻骨盆; 3.辅助检查:宫颈细胞学(防癌涂片或 TCT)、HPV、阴道 镜检查或宫颈锥切(LEEP 或冷刀锥切); 4.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临床分期执行 FIGO 分期标准。 【入院标准】 明确诊断,需住院治疗者。 【转诊原则】 1.经手术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需住院观察排除近期 手术并发症或进一步康复者可转至下一级医院住院治疗; 2.非手术治疗患者,放疗或化疗后病情稳定或缓解,不 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可转至下一级医院门诊随访或住院观 察。 6 【出院标准】 治疗后病情稳定,不再需要住院观察。 三、子宫肌瘤 【 ICD-10 】 D25.900 M88900/0 , D25.000 M88900/0 , D25.200 M88900/0,D25.100 M88900/0 【诊断标准】 1.症状:可有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压迫症状、白带增 多、腹痛、腰酸、下腹坠胀,可伴不孕、继发性贫血等。也 可无症状,体检发现子宫肌瘤; 2.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凸凹不平, 单个或多个结节突起。若为粘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有 实质肿块突出,表面暗红色,可伴有溃疡、坏死; 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可协助诊断; 4.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具备第 1、 2 、3 项可诊断,兼有第 4 项可确诊。 【入院标准】 1. 诊断明确,需要手术者。 2. 诊断明确,拒绝手术,阴道出血多致重度贫血,入院 纠正贫血。 【出院标准】 治疗后病情稳定。 7 四、卵巢良性肿瘤 【ICD-10】D27.x00 【诊断标准】 1. 症状:自行扪及或检查发现盆腔包块,或有腹胀及压 迫症状。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可伴有月经紊乱症状; 2. 妇科检查: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囊性或实性肿物。 在蒂扭转或破裂时,则突发下腹剧痛,检查可触及包块,可 伴有压痛甚至反跳痛; 3. 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4. 肿瘤标记物检测可辅助诊断。 【入院标准】 1. 疑诊需入院手术治疗。 2. 疑并发扭转、破裂等需急诊入院。 【出院标准】 治疗后病情稳定。 五、子宫腺肌病 【ICD-10】N80.001 【诊断标准】 1.症状:痛经进行性加重,经量增多; 2.妇科检查:子宫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 8 地硬,或有压痛; 3.血清 CA125 检测可协助诊断; 4.影像学可协助诊断。 【入院标准】 1. 临床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需手术治疗。 2. 出血症状严重,致重度贫血,拒绝手术,予纠正贫血 治疗。 【出院标准】 手术后病情稳定。 第三部分 儿科疾病 一、儿内科疾病 (一)母婴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 【ICD-10】P55.1 【诊断标准】 1. 黄疸出现早,进展快,或黄疸程度重,达到病理性黄 疸诊断标准; 2. 母婴 ABO 血型不合; 3. 实验室检查有血红蛋白下降、网织和/或有核红细胞 升高、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等溶血依据; 4. 母子交叉免疫试验符合以下任意一条: (1)直接 Coombs(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9 (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 (3)子血清抗体筛查阳性,并结合临床; (4)母孕期抗 A 或抗 B IgG 效价明显升高,滴度≥1:64, 并结合临床。 【入院标准】 1. 黄疸出现早,进展快,或黄疸程度重,达到病理性黄 疸诊断标准; 2. 存在贫血; 3. 存在母婴 ABO 血型不合条件。 【转诊原则】 1. 黄疸未完全消退,需要临床干预(如光疗),但不需 换血治疗; 2. 贫血,但血红蛋白大于 80g/L。 3. 生命体征稳定,但需要临床监测。 【出院标准】 1. 血清胆红素稳定下降,结束光疗 24-48 小时后,胆红 素仍低于需要临床干预的黄疸标准; 2. 血红蛋白稳定,大于 80g/L,不需要输血; 3. 患儿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 (二)胃食管反流病 【ICD-10】K21 10 【诊断标准】 1. 无明显系统性疾病的频繁呕吐、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 道感染、治疗无效的哮喘、胸部及上腹痛、喂养困难、不明 原因的营养不良、发育停滞等表现,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 可能; 2. 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和/或阻抗监测阳性; 3. 食管压力测定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4. 胃镜或食管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破损; 5.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反流。 【入院标准】 1. 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质量; 2. 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3. 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吸入性肺炎; 4. 并发重度营养不良和/或严重生长迟缓。 【出院标准】 1. 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2. 出血等并发症得到控制且不需要外科干预。 (三)消化性溃疡 【ICD-10】K25-K27 【诊断标准】 1. 病史:反复腹痛、恶心、呕吐,尤其是出现消化道出 11 血,或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贫血的患儿,应考虑到消化性溃疡 可能; 2. 体征:剑突下或脐周压痛,并发穿孔可伴腹膜炎体征; 3. 实验室检查: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发现溃疡征象;胃镜 检查发现溃疡灶,幽门螺杆菌检测可阳性。 【入院标准】 1. 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学习质量; 2. 考虑存在出血、穿孔或幽门梗阻等并发症。 【出院标准】 1. 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缓解; 2. 无活动性出血,血红蛋白稳定; 3. 相关并发症得到纠正。 (四)轮状病毒性肠炎 【ICD-10】A08.0 【诊断标准】 1. 病史:腹泻,大便为黄稀便、水样或蛋花汤样,伴或 不伴发热、呕吐; 2. 体征:有或无脱水征,肠鸣音活跃; 3.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镜检正常,或见少许白细胞, 无吞噬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大便轮状病毒 检测阳性可确诊。 12 【入院标准】 诊断明确,出现重度脱水、严重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 中毒或并发严重器官受累(心肌、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 。 【出院标准】 1. 体温正常,精神食欲好转,腹泻好转; 2. 无呕吐; 3. 脱水纠正; 4. 血电解质检测正常; 5. 并发症好转。 (五)支气管肺炎 【ICD-10】J18.0 【诊断标准】 1. 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及气促,肺部闻及 固定中细湿啰音; 2. 胸部 X 线: 沿支气管分布的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 以两肺底部、中内带及心膈角较多,由于细支气管的阻塞, 可发生局部肺不张或肺气肿; 3.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1) 一般情况差; (2) 有拒食或脱水征; (3) 有意识障碍; 13 (4) 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婴儿>70 次/分,年长儿>50 次/分) ; (5) 有呼吸困难(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 ; (6) 肺浸润范围累及多肺叶或≥2/3 肺叶; (7) 有胸腔积液; (8) 血氧饱和度≤92%; (9) 有肺外并发症。 符合以上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入院标准】 1. 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2. 持续高热 3-5 天,或肺炎经过经验性治疗效果不满 意, ; 3. 并存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呼 吸道畸形、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贫血、神经-肌肉病变等基 础疾病者; 4. 3 月龄以下。 5. 胸片等影像学资料证实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肺叶实 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进展者。 【转诊原则】 病情缓解,疗程不足,仍需继续静脉治疗者。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呼吸平稳,症状、体征较入院时明显减轻, 14 肺部影像较入院时有所吸收。 (六)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ICD-10】N00.9 【诊断标准】 1. 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血尿、少尿、水肿、高血压, 或可仅表现为血尿或水肿或高血压之一,伴有蛋白尿; 2. 血清补体 C3 下降,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升高; 3. 前期有呼吸道或皮肤链球菌感染史。 【入院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或伴有高血压脑病、循环充血、 肾功能不全之一者,或经过治疗病情无好转者。 【转诊原则】 1. 血压控制稳定; 2. 水肿、肉眼血尿、蛋白尿减轻; 3. 肾功能好转。 【出院标准】 1. 血压控制稳定; 2. 水肿及肉眼血尿消失,镜下血尿及尿蛋白减轻; 3. 肾功能好转。 15 (七)过敏性紫癜 【ICD-10】D69.0 【诊断标准】 1. 病史:病初 1-3 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须有皮疹, 可有消化道症状(腹痛、呕吐、血便等),关节症状,肾脏 受累症状(血尿、蛋白尿、水肿),少数可有神经系统或其 他系统症状; 2. 体征:紫癜为高出皮面的可触性皮疹,压之不褪色, 对称性分布,四肢为主,伸侧面为著。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 肿;腹部可有压痛;肾脏受累可有水肿;关节周围肿胀、疼 痛及活动受限;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 正常或增高;血沉可增快,免疫球蛋白 IgA 可增高,抗核抗 体及类风湿因子多阴性。肾脏受累时尿蛋白定量>0.15 g/24 小时,或尿离心镜检红细胞>5 个/高倍视野;过敏原测定有 时可协诊诱因。 4. 依据脏器受累程度不同,临床可表现为: (1)皮肤型; (2)关节型; (3)腹型; (4)肾型; (5)重症紫癜(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大出血和/或肠穿孔、 16 脑血管炎甚至脑出血需要紧急抢救者)。 【入院标准】 1. 紫癜发展迅速,皮疹症状重; 2. 合并关节症状; 3. 消化道受累:腹痛、急腹症、消化道出血; 4. 肾脏受累; 5. 合并多脏器受累。 【转诊原则】 1. 皮肤型紫癜:皮疹好转,无内脏受累表现; 2. 关节型或腹型:上述症状好转,病情稳定; 3. 肾型:肾功能恢复,无显著水肿,血尿、蛋白尿好转 稳定。 【出院标准】 1. 皮疹减少或消退; 2. 关节症状、腹部症状明显缓解,肾损害明显好转,达 到病情稳定状态; 3. 受累脏器功能恢复,继续维持治疗状态。 (八)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初治期) 【ICD-10】C91.0,M9835/3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可有贫血、发热、出血,淋巴结及肝脾肿 17 大、胸骨压痛等; 2. 血细胞计数及分类:大多有白细胞增高,但也可正常 或减少,大多可见幼稚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大多减少, 少数正常; 3. 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少数可表现增 生低下,分类以及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大于等于 25%。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过氧化酶染色和苏丹黑染色阴性,糖原 染色阳性;非特异性酯酶阴性加氟化钠不抑制; 4. 免疫分型:T 或 B 淋巴细胞表型; 5. 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必要时 FISH 。如 t(9;22) (q34;q11)、t(1;19)(q23;p13)、t(12;21)(p13;q22)、 t(1;11)、 t(4;11)、 t(6;11)、 t(9;11) 、t(10;11)、 t(11;17) 及 t(x;11)等; 6. 白血病相关基因:BCR/ABL 融合基因、MLL 基因重排、 E2A/PBX1 融合基因和 TEL/AML1 融合基因等。 【入院标准】 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即可: 1. 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和/或骨髓形态学检查拟诊急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 已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行化疗和/或放疗、生 物治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3. 化疗骨髓抑制期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18 【出院标准】 一般情况良好,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九)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初治期) 【ICD-10】C92.4,M9866/3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可有贫血、发热、出血,淋巴结及肝脾肿 大、胸骨压痛等,多有明显出血倾向,尤其是穿刺部位出血 明显; 2. 血细胞计数及分类: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 增高或正常,也可减少,多有中晚幼粒细胞增多; 3. 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异常早幼粒 细胞明显增多为主; 4. 免疫分型:髓细胞表型,即表达 CD 13、CD33、CD117 等; 5. 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 t(15;17) (q22;q21)及其变异 型; 6. 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及其变异型。 【入院标准】 满足下列标准之一即可: 1. 临床表现、血常规检查和/或骨髓形态学检查拟诊急 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9 2. 已诊断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需行化疗和/或放疗、生物 治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3. 化疗骨髓抑制期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出院标准】 一般情况良好,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血友病 【ICD-10】D66 血友病是一种 X 染色体连锁的先天性遗传出血性疾病, 可分为血友病 A 和 B 两种。A 为凝血因子 VIII(FVIII)缺 乏,B 为缺乏凝血因子 IX(FIX)缺乏,均由相应凝血因子基 因突变引起。所有血友病患者中,血友病 A 约占 80%-85%, 血友病 B 约占 15%-20%。 【诊断标准】 1. 男性(女性患者为纯合子,极罕见),有或无家族史。 血友病以出血表现为主,出血症状可发生于患者的任何部 位,以关节、肌肉多见,占 70%-80%,不予正确治疗可致残, 而颅内、消化道及咽喉部位出血属于危重症出血,可致死。 2. 实验室检查:有赖于 FVIII:C、FIX:C 以及 vWF:Ag 测 定。血友病 A 患者 FVIII:C 减低或缺乏,vWF:Ag 正常,FVIII: C/vFW:Ag 明显降低。血友病 B 患者 FIX:C 减低或缺乏。血 小板计数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 20 出血时间等正常。纤维蛋白原定量正常。活化的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APTT)延长,能被正常新鲜血浆及吸附血浆纠正, 余正常;凝血因子Ⅷ或者 IX 活性(FⅧ、IX:C)减少,FⅧ /IX:C>5%-40%为轻型,1%-5%为中间型,<1%为重型。血 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正常。 【入院标准】 1. 可能危及生命的出血,如消化道、颅内出血; 2. 严重的关节或组织出血。 3. 危险器官的出血。 【出院标准】 1. 临床症状缓解; 2. 无生命危险; 3. 不需要继续因子替代治疗或者仅需要继续预防性维 持治疗者。 (十一)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ICD-10】D61.9 【诊断标准】 1. 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或感染,一般无肝、脾、 淋巴结肿大; 2. 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至少两系 减少; 21 3. 骨髓穿刺提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骨髓小粒造血 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 4. 骨髓活检提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巨核细胞减少 或缺如,造血组织减少,脂肪和(或)非造血细胞增多,无纤 维组织增生,网状纤维染色阴性,无异常细胞浸润; 5. 除外先天性和其他获得性、继发性骨髓衰竭性疾病。 【入院标准】 1. 临床怀疑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完善检查以期明确诊 断; 2.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重症感染、严重出血,需要静脉 抗感染治疗,或控制严重出血治疗; 3.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明确,需要入院进一步强化治 疗,如强烈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院标准】 1. 检查完善,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基本明确; 2. 重症感染、严重出血控制; 3. 完成强烈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十二)重症肌无力 【ICD-10】G70.0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主要为受累的眼外肌、球肌及骨骼肌波动 22 性无力,即眼睑下垂,伴/不伴眼球活动障碍,吞咽困难及 四肢无力,症状呈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后改善; 2. 辅助检查: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低频重复电刺 激衰减 10%以上,高频无递增;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 抗体)阳性。 【临床分型】 Osserman 分型:I 眼肌型,IIA 轻度全身型,IIB 中度 全身型,III 急性重症型,IV 迟发重症型,V 肌萎缩型。 【入院标准】 1. 全身型; 2. 眼肌型病程大于半月或症状进行性加重; 3. 合并各种肌无力危象。 【转诊原则】 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可正常进食及吞咽,可转至 下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及康复。 【出院标准】 症状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可正常进食及吞咽,病情稳 定。 (十三)热性惊厥 【ICD-10】R56.0 【诊断标准】 23 1. 初次发作在 3 个月至 5 岁之间; 2. 体温升高,多在 38℃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 3. 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疾病或代谢 性异常; 4. 既往没有无热惊厥史; 5. 临床分型: (1)简单型热性惊厥:惊厥持续时间在 15 分钟以内,惊 厥发作类型为全面性,24 小时惊厥发生的次数 1 次,惊厥时 体温>38℃; (2)复杂型热性惊厥:惊厥持续时间在 15 分钟以上,惊 厥发作类型为部分性,24 小时惊厥发生的次数≥2 次,惊厥 时体温<38℃。 【入院标准】 1. 惊厥持续时间长(>10-15 分钟) ; 2. 反复发作; 3. 惊厥缓解后仍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状况欠佳者; 4. 不能除外中枢感染的发热惊厥。 【出院标准】 惊厥控制,病情好转并稳定,排除引起惊厥的其他病因。 (十四)吉兰-巴雷综合征 【ICD-10】G61.0 24 【诊断标准】 1. 病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 1-4 周可有或无感染 史; 2. 临床表现: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伴或不伴颅神经 受损和(或)呼吸肌麻痹及感觉障碍,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但括约肌功能多数正常; 3. 脑脊液检查:2/3 患者起病 2 周表现为蛋白-细胞分 离; 4.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波幅减低。 【入院标准】 急性期、症状进行性加重。 【转诊原则】 症状好转,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出院标准】 1. 病情稳定,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好转,呼吸功能正常, 可正常进食及吞咽; 2. 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十五)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CD-10】B27 【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 25 (1)发热; (2)咽炎、扁桃体炎; (3)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 (4)肝脏肿大(4 岁以下:肋下 2cm 以上;4 岁以上: 肋下可触及); (5)脾脏肿大(可触及) 。 上述症状至少 3 项呈阳性。 2. 血象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分类以淋巴为主,或淋巴加 单核比例大于 50%; 9 (2)异形淋巴细胞达 10%以上或总数高于 1.0×10 /L。 3. EB 病毒抗体提示现症感染:如 VCA-IgG、IgM 及 EA-IGAme 阳性 ;EB 病毒 DNA 检查阳性。 【入院标准】 1. 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2. 持续发热,伴有脏器功能损害; 3. 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包括脾破裂、溶血性 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系统并发症、嗜血细胞增多 综合征、肝衰竭等; 4. 混合感染。 【转诊原则】 临床症状控制、体征好转,需要继续住院治疗完成疗程。 26 【出院标准】 体温正常持续 2 天以上,临床症状好转,脏器功能恢复, 可口服药物继续治疗者。 (十六)病毒性脑炎 【ICD-10】A86 【诊断标准】 1.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 1–3 周有/无病毒感染史; 2.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惊厥发作、精神行为改变、 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 脑电图(EEG)显示局灶性或广泛异常; 4. 头颅 CT/MRI 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 变; 5. 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脑脊液常规检查: 白细胞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分类多以单核为主,脑脊液生 化糖多正常,蛋白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氯化物多正常;病毒 急性期抗体检测阳性或 PCR 检测阳性,且无细菌、结核菌和 真菌感染证据。 【入院标准】 发热,伴有头痛、惊厥发作、精神行为改变、意识障碍 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以及脑脊液异 常,可住院诊治。 27 【转诊原则】 临床症状控制、体征好转,病情稳定,可回地方医院完 善疗程,若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行康复治疗。 【出院标准】 1. 病情平稳,体温正常,无抽搐及颅高压表现,神经功 能缺损表现有所好转或基本恢复。 2. 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 二、儿外科疾病 (一)肠套叠 【ICD-10】K56.1 【诊断标准】 1. 阵发性哭闹不安、呕吐、果酱样血便; 2. 查体提示右下腹空虚,多于上腹可扪及腊肠样肿物; 3. B 超提示为同心圆征; 4. X 线空气灌肠见杯口征。 【入院标准】 1.空气灌肠失败; 2. 患儿病程超过 48 小时,一般情况差,血便时间长、 量大,有腹膜炎体征或休克表现,不适合灌肠复位患者; 3. 继发性肠套叠。 4. 无法复位的小肠套叠。 28 【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进食好,无腹胀,排大便正常; 2.伤口愈合良好,无出血、感染等; 3.无其他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二)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ICD-10】Q40.0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生后 2-4 周出现喷射性呕吐,不含胆汁; 失水、营养不良; 2. 体征:右上腹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橄榄形肿块; 3. B 超检查:幽门环肌厚度≥3.5mm-4mm,幽门管长度 ≥15mm; 4. X 线检查:吞稀钡造影特征表现: (1)胃扩张; (2) 胃蠕动增强; (3)幽门管细长如“鸟嘴状”; (4)胃排空延迟。 其中 3、4 可任选一项。 【入院标准】 1. 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 2. 除外其他原因所致不含胆汁的呕吐。 【转诊原则】 手术后呕吐好转,需继续治疗合并症。 【出院标准】 29 1. 一般情况良好,进食可,没有或偶有呕吐; 2. 伤口愈合良好; 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ICD-10】Q43.3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多发于新生儿期,以胆汁性呕吐最为突出, 并发肠扭转时可以出现完全性便秘,进而出现血便、腹胀等。 婴幼儿病程较长,呈间歇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并发肠扭转时 产生急性腹痛和剧烈呕吐; 2. 体格检查:早期腹部无特殊体征,并发肠扭转时可出 现腹部膨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膜刺激征和休克; 3. 腹部平片:胃及十二指肠扩大,小肠内仅有少量气体 甚至完全无气,典型表现为“双泡征”; 4. 上消化道造影:十二指肠 C 状弯曲消失,呈部分梗阻, 十二指肠空肠交界部位于脊柱右侧,并发肠扭转时十二指肠 和空肠上端呈螺旋状走向; 5. 钡剂灌肠造影:盲肠位于上腹部或左侧腹部; 6. 腹部超声或 CT(必要时) :肠扭转病例,可显示肠系 膜呈螺旋状排列(漩涡征) ,肠系膜上动、静脉位臵异常。 【入院标准】 30 1. 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 2. 除外其他原因所致功能性呕吐; 3. 其他原因所致十二指肠梗阻进入其他疾病的诊断及 治疗。 【转诊原则】 手术解除梗阻,需继续治疗合并症。 【出院标准】 1. 胃纳好,排便正常; 2. 伤口愈合好; 3. 没有需要处理的并发症。 (四)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ICD-10】K35 【诊断标准】 1. 急性发作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有发热或呕吐; 2. 婴幼儿持续哭闹,伴有发热或呕吐,食欲不佳,腹部 拒按,不喜动; 3. 查体提示右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及肌紧张; 4. 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 为主,常有 CRP 明显升高; 5. 腹部 B 超可显示右下腹肿大阑尾,或显示右下腹炎性 包块,提示阑尾脓肿。 31 【入院标准】 1. 高度怀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2. 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伴阑尾 穿孔、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 3. 阑尾脓肿门急诊治疗感染控制不佳,或继发肠梗阻等 并发症。 【转诊原则】 一般无需转诊。 【出院标准】 1. 病情稳定,体温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无出血、感 染,血常规、CRP 正常或基本正常。 2. 无其他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五)梅克尔憩室 【ICD-10】Q43.0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呕吐、腹痛、便秘或无痛性血便; 2. 体格检查:大量出血者可呈贫血貌;可有腹胀、压痛; 3. 辅助检查: (1)核素显像检查:可见中腹部或偏下存在异常浓聚 灶; (2)腹部 B 超检查提示梅克尔憩室。 32 【入院标准】 疑诊梅克尔憩室。 【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进食好,无腹痛、腹胀,排大便正常; 2. 伤口愈合良好,无出血、感染等; 3. 无其他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六)先天性巨结肠 【ICD-10】Q43.1 【诊断标准】 1. 长期便秘或排便困难,内科治疗无法缓解; 2. 腹胀,呕吐或伴有发育迟滞; 3. 钡灌肠有巨结肠典型征象(痉挛段、移行段和扩张段, 排钡功能差); 4. 肛门直肠测压支持巨结肠诊断; 5. 直肠粘膜活检病理检查符合。 【入院标准】 拟诊巨结肠。 【转诊原则】 1. 保守治疗期间,需要灌肠、补液等住院治疗; 2. 术后病情稳定,需继续住院治疗并发症。 【出院标准】 33 1. 保守治疗患者腹胀缓解,病情稳定; 2. 根治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无出血、感染等; 3. 病情稳定,无需要手术干预的并发症。 (七)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 【ICD-10】Q 42.0、Q42.2 【诊断标准】 1. 有会阴部异常瘘口或尿道口排大便病史; 2. 查体正常肛门位臵无肛门; 3. 影像学倒立侧位摄片提示直肠盲端位于耻骨中点与 骶尾关节连线(PC 线)的远端。 【入院标准】 确诊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 【出院标准】 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肛门或结肠造瘘口排便通畅,无其 他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八)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ICD-10】Q44.4 【诊断标准】 1. 三个主要临床特征:腹痛、黄疸和腹部肿块。可仅有 其中一或两项; 34 2. 查体:皮肤和/或巩膜黄染,右上腹部有时可及囊性 包块,合并感染时腹部包块可伴有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 3. 实验室检查:可有静脉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淀 粉酶、尿淀粉酶,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4. 影像学检查:超声、腹部 CT 及 MRCP 显示肝外或肝内、 外胆管扩张。 部分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仅超声等检查发现相关异常。 【入院标准】 1.明确诊断胆总管囊肿; 2.拟诊或诊断胆总管囊肿合并感染或穿孔、胰腺炎。 【转诊原则】 经保守治疗或囊肿穿孔胆道外引流术后,病情稳定,需 要继续住院治疗相关并发症。 【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好,无发热,消化道功能恢复好; 2. 切口愈合良好; 3. 无并发症。 (九)肾盂输尿管连接不全梗阻性肾积水 【ICD-10】Q62.1、N13.0 【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间歇性腹痛,腹部肿块;产前超声诊断肾 35 积水产后随诊没有减轻。 2. 超声检查肾脏集合系统分离(>1cm),肾盂扩大而未 见输尿管扩张,膀胱形态正常,无残余尿; 3. 核素肾扫描检查:利尿肾图可显示有无器质性梗阻; 4. 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肾盂肾盏扩张,造影剂突然终止 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不显影; 5. CT 和 MRI 检查显示肾集合系统扩张。 【入院标准】 有明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证据。 【转诊原则】 手术后病情稳定,需继续住院治疗合并症或者进一步康 复治疗。 【出院标准】 1. 一般情况良好,伤口无感染; 2. 吻合口通畅; 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尿道下裂 【ICD-10】Q54(除外 Q54.4) 【诊断标准】 阴茎的外观异常,通常有以下情况: 1. 异位尿道口; 36 2. 阴茎下弯; 3. 包皮异常分布。 【入院标准】 确诊为尿道下裂,除外性别畸形。 【出院标准】 一般情况良好,伤口愈合好,排尿通畅或导尿管引流 通畅。 (十一)隐睾(可触及型) 【ICD-10】Q53.1-Q53.9 【诊断标准】 1. 患侧阴囊空虚,大部分睾丸在腹股沟区可以触及,睾 丸可推入阴囊但松手后立即退回腹股沟区或腹腔内;有 20% 患儿睾丸体检未能触及。 2. 超声检查提示睾丸位臵异常。 【入院标准】 睾丸位臵异常。 【出院标准】 1. 伤口愈合良好; 2. 阴囊内可触及睾丸; 3.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37 (十二)肾母细胞瘤(Ⅰ-Ⅱ期) 【ICD-10】C64,M8960/3 【诊断标准】 1. 腹部肿块。可有腹痛,血尿及高血压; 2. 超声检查为肾脏实性或杂合性回声,可有同侧腹膜后 淋巴结肿大,下腔静脉血栓; 3. 增强 CT 提示:肾脏占位病变; 【入院标准】 临床诊断为肾母细胞瘤。 【转诊原则】 肿瘤已手术切除,一般情况良好,继续进行化疗或放疗。 如入院后暂无手术条件,需先行化疗或放疗,也可转诊。 【出院标准】 1. 生命体征平稳,伤口愈合良好; 2. 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三)发育性髋脱位 【ICD-10】M16.2、M16.3 【诊断标准】 1. 下肢不等长,臀(或大腿)皮纹不对称,跛行(双侧 鸭步),可有疼痛; 2. 查体下肢不等长,大粗隆突出,患髋外展活动受限; 38 双侧脱位可见腹部突出; 3.大于 6 个月患儿行 X 线检查示股骨头位于髋臼外,股 骨头与髋臼形态存在不同程度发育不良表现。 4.小于 6 个月患儿行 B 超检查发现股骨头位于髋臼外, 股骨头与髋臼形态存在不同程度发育不良表现。 【入院标准】 1. 保守治疗未复位的髋脱位; 2. 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髋脱位。 【转诊原则】 髋脱位切开复位、骨盆截骨术后需继续住院康复治疗。 【出院标准】 1.X 片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石膏情况好,露出的足 和足趾颜色及感觉正常,能够正常活动。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四)先天性肌性斜颈 【ICD-10】Q68.0 【诊断标准】 1. 出生后 1-3 月一侧颈部质硬包块, 半岁左右包块消失, 条索存在; 2. 头偏向患侧,下颌偏向健侧,转动受限; 3.B 超显示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婴儿可见包块。颈椎 39 X 片显示未见颈椎畸形。 【入院标准】 1. 1 岁以上患儿,按摩治疗仍有质硬紧张条索,头偏向 患侧,转头受限,同时伴有明显面部不对称表现; 2. 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手术治疗后复发的肌性斜颈。 【出院标准】 患儿情况好,伤口换药对和好、无感染。能够配合进行 术后功能锻炼。 (十五)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ICD-10】Q66.0 【诊断标准】 1. 生后单侧/双侧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及踝关节下垂, 不能手法矫正臵于中立位; 2. 患足内侧皮肤紧张,外侧皮肤皱褶,年长儿童可见摩 擦所致胼胝体; 3. 腰骶部未见脊膜膨出、皮毛窦等神经系统畸形,无出 生缺氧等异常围产期病史; 4. 年长儿童行走异常,足跟不着地; 5. 年长儿童足 X 片、CT、MRI 显示足部骨及软组织改变。 【入院标准】 1. 经手法按摩及门诊 Ponseti 石膏治疗后仍有明显足内 40 翻、内收、下垂; 2. 手术后复发的马蹄内翻足。 【出院标准】 患儿情况好,足部石膏干洁固定好,足趾颜色正常,感 觉及活动好。 4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