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区的故事 绵子幼杜春瑾.docx
美工区的故事 绵阳市子云幼儿园杜春瑾 案例背景: 11 月的流感来势凶凶,为了预防流感,我们班 进行了消毒。把美工区的很多材料都迫不得已丢弃。 观察实录: 区域游戏开始了,有 5 位小朋友来到美工区, 她们拿出笔、纸、剪刀。有的在画画,有的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形 状。我一接着观察了好几天,基本上每次到美工区的孩子们都是 同样的游戏内容。 随后我们开始对美工区幼儿游戏进行了研究,通过长期观察 发现,孩子们在美工区的游戏形式单一和材料有密切关系,由于 材料少,孩子们可选择的较少。通过班级老师商讨,我们第一步 就是丰富美工区材料。让孩子们提意见,需要什么材料,我们发 动家长的力量,很快美工区的材料丰富起来了。 材料丰富起来了,孩子们也更喜欢到美工区,但是她们往往 只会运用一种材料进行创造。随后,我们把手工区和绘画区分开。 孩子们在一次一次活动中,发现每个材料都是相辅相成,可以创 造出更多的自己喜欢的作品。 分析: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的重 要场所,是一个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它为幼儿的游 戏、学习与创作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宽松、愉快而有要 求的氛围。在前期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过程和作品 的评价存在不足。材料单一是限制幼儿游戏的主要原因。 指导策略 1.的投放美工区活动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 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 在活动区域中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 给幼儿探索的空间,满足个体和能力有差异的幼儿获得不同的认 知体验。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 力的不断提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补充。材料投放应有目标性,教 师在投放操作材料时,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材料是否 符合本年龄段的幼儿,同时,使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现阶段的实际 发展需要。 2. 幼儿的主体地位,减少教师的无效干预。 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应该主要介绍材料的特性,鼓励幼儿在操 作中探索材料的使用方法。在幼儿了解材料的特性后,教师应将 活动的时间留给孩子,而不是浪费在讲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操作 步骤上。这些应该是孩子们通过探索和操作自己体验出来的。教 师要做孩子活动的追随者,而不是引导者。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是 先观察后指导的,教师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观察幼儿的表现上, 减少指导行为的发生。 3.艺术表达 在艺术领域中,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幼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 表达,而不应该专注于技能技巧的掌握。幼儿用什么方法来表达 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用什么方式把它呈现出来,都是幼儿最真实 的内在感受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要支持幼儿,鼓励幼儿的大胆创 新就是对幼儿美工活动的最有效指导。